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撰《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卜算子
清代:夏孙桐
久客住宣南,又作城东记。锦烂云稠古佛旁,烟雨前朝寺。
已惓访书游,还借寻秋至。劫后搴芳尚有人,却为花佣喜。
市隐故交稀,邻近存三两。花木丛中曳杖过,此境离尘鞅。
赖有素心人,使我秋怀旷。一盏茶香夕照迟,淡味宜同赏。
寂寞赋閒居,松下荒三径。已少看花联■人,愁对凋年景。
有女念衰翁,情慰还聊胜。岁岁苔盆梱载来,少助餐英兴。
老境恋寒花,漫诩渊明逸。过眼云烟八十年,历历寻陈迹。
图绘可传神,冷淡谐吾癖。诗婢多才属郑家,更乞生花笔。
明代:聂大年
杨柳小蛮腰,惯逐东风舞。学得琵琶出教坊,不是商人妇。
忙整玉搔头,春笋纤纤露。老却江南杜牧之,懒为秋娘赋。
粉泪湿鲛绡,只恐郎情薄。梦到巫山第几重,酒醒灯花落。
数日尚春寒,未把罗衣著。眉黛含颦为阿谁,但悔从前错。
宋代:陈三聘
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清代:蒋春霖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卜算子 秦山塘泛棹作也。时久雨初晴,水没田舍
魏晋:高燮
鸥梦屋庐间,人立菰浦杪。远树迷茫浸碧天,一朵凉云绕。
橹划水纹圆,棹转波声峭。斜日微风点黛山,画意添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