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丑奴儿”“罗敷媚歌”“罗敷媚”等。以和凝《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另有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五十四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等。
采桑子 武陵归,夜泊吴江
清代:侯晰
分明又是秋江路,短棹烟蓑。唱彻吴歌。隔浦渔灯隐芰荷。
依稀柳港维舟处,生怕风波。凉月无多。掩映低篷几点螺。
采桑子 其五
清代:朱祖谋
閒鸥最识西湖好,肯别青墩。来话君恩。一叶扁舟著岸人。
三旬且住轩中住,潭舫开尊。斗取閒身。明岁花时准到门。
采桑子
清代:王倩
妆成池馆薰香坐,何处飞花。吹落窗纱。不信春归燕子家。
猛然记起宵来事,为惜韶华。梦到天涯。听遍村村唱采茶。
采桑子·别来长忆西楼事
宋代:晏几道
采桑子 其三
浮生天与羁孤分,不许缠绵。薄酝枯弦。尽是秋人自在缘。
影娥池上当时月,双照婵娟。一别如烟。过眼风花十九年。
近现代:梁启超
沈沈一枕扶头睡,直到黄昏。犹掩重门。门外梨花有泪痕。
采桑子 其四
而今省识刘郎恨,泊凤飘鸾。不在蓬山。只在低帘小扇间。
揽衣中夜徘徊惯,月好谁看。哀乐无端。未止高丘旧梦寒。
采桑子·花时恼得琼枝瘦
采桑子 晚秋同程松门汎舟红桥登平山堂
清代:厉鹗
重阳过也成虚负,赖有诗仙。肯作延缘,人与黄花共一船。
沿堤转尽垂杨路,水影桥边。山影樽前,画出伤秋雨后天。
采桑子·秋来更觉消魂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