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词牌名,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另有四十一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的变体。代表作有苏轼《点绛唇·红杏飘香》等。
点绛唇 曲榭
清代:熊琏
隔岸香飘,周回一带珠帘卷。画楼翠馆。四望春山远。
十二阑干,谁把琼箫按。清辉满。行吟绕遍。月向花阴转。
点绛唇
宋代:方千里
点绛唇 江村
近水人家,芦花掩映黄茅屋。临流濯足。惊起双鸳浴。
沽酒归来,唱个吴江曲。吹横竹。鲈鱼正熟。醉看秋山绿。
近现代:王国维
波逐流云,棹歌袅袅淩波去。数声和橹。远入蒹葭浦。
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数峰著雨。相对青无语。
点绛唇·何处春来
宋代:张抡
点绛唇禁体 天竹
清代:吴茝
一种筼筜,绀珠万颗累累结。颂椒元日。历乱猩屏色。
耐此天寒,何事因人热。弹丸脱。湘娥夜泣。血泪看成碧。
宋代:曹勋
点绛唇·气体冲融
宋代:陈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