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高阳台

《高阳台》,词牌名,调名取自宋玉《高唐赋》,楚怀王游高唐,倦而昼寝,梦巫山神女前来,称愿荐枕席。临行时,又自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又名《庆春泽》。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于两结三字豆处增叶一韵者。

典范词作25/32页

高阳台 和晓湘见赠即步元韵

近现代胡先骕

目断流云,心随征鸟,海天盼煞飞鸿。锦鲤迢迢,眉开喜捧瑶封。

荒林落叶成凄黯,更休题、故国秋容。指银河,光亘长天,何处仙宫。

高阳台 答瘦湘

近现代胡先骕

蕉萃江湖,飘摇海国,无端浪掷华年。三载孤心,几回微托啼鹃,高飙异地增萧索,望天涯、何处中原。

念翩翩,洛下机云,一晌情牵。

高阳台 潞河秋思

清代叶绍本

天抹微青,水皴细黛,西风作意凉侵。袅袅层波,白鸥梦堕湖阴。

一年好景从头数,乍瞢腾、已到秋深。最关情,几叠清笳,万户疏砧。

苍茫难认长堤树,只鬖髿瘦影,凄瑟空林。霜冷乌篷,月珠摇荡波心。

沧江满目催诗思,怕诗成、清怨难任。听寒潮,溉汩沙头,又转烟浔。

高阳台 题半樱填词图

近现代王理孚

昼掩双铺,春酣半树,停踪海上仙槎。故国回帆,年年梦堕天涯。

金樽一任催檀板,笑依然、处士人家。只新添,上枕潮痕,点鬓霜华。

高阳台 邵陵途次得舍弟书,却寄并呈彭暄午

宋代李恰

寒月凄魂,湖波荡魄,残年万里归来。三载征轮,团圞算是今才。

浮云便有看山兴,约同心,吊古荒台。渺尘埃,钴鉧潭边,一片苍苔。

萍踪已分飘零惯,只长头弱弟,愁抱难开。霜鬓无情,那堪镜里潜催。

秋风屡负连床约,促飞鸿、急响凄哀。悄裴徊,知否邮亭,一样羁怀。

高阳台 游仙

近现代陈小翠

海角霞荒,云边月老,情天几度秋风。萤火星星,近来飞入璇宫。

梦魂只识银河路,怕凄凉,又到云中。镇匆匆,舞破霓裳,环佩无踪。

高阳台·正月十六夕听歌,为雪艳赋1926

清代况周颐

碧玉年芳,红牙曲丽,当垆妒煞文君。遗世仙姿,萼华姑射同论。

海棠文杏寰中秀,总输他、玉雪精神。倚新妆、如此韶年,如此初春。

剧怜纨素吾娇女,度珠声清历,皓齿丹唇。解驻歌前,吴云依约閒身。

寄生芳草金荃艳,说钟灵、古断乾坤。为谁消、庾信平生,无限酸辛。

高阳台 清夜读断鸿零雁记,凄感无已,为填此词,恨不能寄示曼殊大师于泉壤也。

清代严既澄

南国缄魂,东洲诀梦,断肠人太匆匆。灰尽心香,依然怨叶悽蓬。

蛾眉并世恩难绝,是枯兰不耐春风。遁寒山憔悴行吟,拼耗幽衷。

琼楼月暖知何恨,恨萦裙柳弱,不系游骢。能几低徊,朱颜又褪春红。

冥冥岁月驱人逝,怅仙山茫邈难通。剩沈沈怨雾愁云,长伴孤鸿。

高阳台 长乐渡

清代庄棫

长乐渡边,秦淮水畔,莫愁艇子曾携。一曲西河,尊前往事依稀。

浮萍绿涨前溪遍,问六朝、遗迹都迷。映玻璃。白下城南,武定桥西。

行人共说风光好,爱沙边鸥梦,雨后莺啼。投老方回,练裙十幅谁题。

相思子夜春还夏,到欢闻、先已凄凄。更休提。烟外斜阳,柳外长堤。

高阳台

近现代陈小翠

病柳惊风,痴蝉噤雨,梦云堆满银屏。药灶茶烟,愔愔绿透帘旌。

瓶花冷抱娇寒瘦,怪年来,忘了秋晴。漫忪惺,玉宇琼楼,何处吹笙。

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