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阕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或上阕三句全用韵,下片或下阕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浣溪沙
唐代:耿时举
浣溪沙 其一 夏景
清代:董俞
落日凉飔曲槛南。红蕉初展燕呢喃。碧树冰簟酒微酣。
茉莉暗藏镂玉枕,葡萄轻染薄罗衫。笑偎莲脸不知惭。
浣溪沙 忆旧
近现代:吴未淳
水阁风来四座凉,山光云影入瑶窗。赌棋啜茗日方长。
浣溪沙 其四 桐屋读书
清代:杨芸
百尺高桐坠绿鲜。琐窗曾共理芸编。双珠争说孟家贤。
露暝疏帘凉似水,叶低幽幌碧于烟。青衫消瘦傍吟蝉。
清代:李岳瑞
锦瑟春心托杜鹃。双栖无分女床鸾。当时怊怅况今年。
西月照人莹似镜,东风摇梦软于烟。祗成幽忆不成欢。
浣溪沙·题宋大宁夫人韩氏游灵岩观音道场题纪磨崖拓片
清代:况周颐
捧砚亭亭列十眉。云涯暂驻绛纱帷。苕华名姓好谁题。
香艳别开金石例,纤秾如见燕环姿。僧弥团扇可无诗。
浣溪沙 其二 风情
绛蜡春醒晕粉腮。画栏斜凭溜金钗。手拈梅豆要郎猜。
鸭绿双垂鸳尾带,猩红一捏凤头鞋。澹蟾偷影觑阳台。
浣溪沙 春暮
舞困春风歇柳花,染红暮色散流霞。碧山如黛水明沙。
浣溪沙 巡防道中
近现代:邓嘉缜
山路弯环见复遮。山形如茧路如蛇。西风吹面雨丝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