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阕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或上阕三句全用韵,下片或下阕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浣溪沙 月夜闻笛
清代:邓繁桢
残月斜穿槅子明。谁家巧作断肠声。无端心绪最关情。
风动罗帏惊好梦,披衣重起正三更。蕙兰露湿暗香生。
浣溪沙
近现代:袁荣法
一桁珠帘一角墙。马缨花下旧回廊。琴心恐自惋寒芳。
浣溪沙 其十一 棋
清代:董俞
百宝栏前暑气清。砑罗衫薄茜裙轻。枕痕一线梦初醒。
闲看绿窗消蕙炷,自描红玉作棋枰。重围谁为解刘生。
清代:顾信芳
一雁横飞万里秋。西风人倚木兰舟。萧萧南浦碧云稠。
肠是有情牵别恨,心因无蒂殢离愁。夕阳影里凭危楼。
浣溪沙 自题画梅
清代:孙云凤
冷蕊飞香上笔端。早春消息陇云寒。东风欲寄一枝难。
似色似空和月折,非烟非雾卷帘看。黄昏清影到阑干。
浣溪沙二首·丁巳新正,瞿禅翁以《瞿髯词》见赠,短阕奉报
近现代:顾学颉
健老逢春不自持。登山临水有襟期。为歌明盛谱新词。
浣溪沙(和前镇远楼韵)
宋代:吴儆
浣溪沙 其十二 诗
细楷吴绫点漆螺。微吟钗溜绿云窝。年来诗句断肠多。
对镜漫裁金缕曲,背人偷和竹枝歌。春心一寸奈愁何。
浣溪沙 答平远翁送金桃作
清代:沈榛
露井夭桃尽落花。结成红实点丹砂。相贻珍重胜灵瓜。
疑是瑶池王母种,柔荑试刨露金芽。东方三窃岂须夸。
浣溪沙 咏一足踢帐
清代:陆珊
六柱湘筠一指攐。碧纱舒卷漾轻烟。梦回错认短蓬圆。
曲榭凭张云作帷,扁舟不碍月盈肩。倦来随处好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