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格律俱为平韵格,双调小令,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临江仙(上元)
宋代:马子严
临江仙 秋柳
清代:朱玙
金缕抛残镇掩门。轻烟淡淡黄昏。几行秋色满江村。
陌头人去,惆怅欲销魂。细雨夕阳飞客燕,萧疏犹忆曲江滨。
荣枯何必问前因。春风转瞬,依旧绿丝新。
临江仙 四月牡丹
宋代:江南雨
东风吹遍长安道,满城弄玉团酥。明妆闲共晚云舒。
翠帷深卧,佯醉要人扶。
姚黄魏紫今谁识,凭教春色消磨。沉香亭畔水空波。
绮筵惊散,欢梦已无多。
临江仙 其四 纨扇秋怀
清代:钱孟钿
长信空中秋草,履綦旧梦初成。当时辞辇动声名。
君恩常似水,眉黛怯逢春。
别院笙歌按彻,夜凉银汉空横。西风箧笥不胜情。
团圞金殿月,迢递玉阶明。
临江仙 五月榴花
夏木阴浓花渐歇,妖娆一树偷开。霞红似火日边裁。
明犀燃碧海,长夜照幽怀。
巧饰新妆羞不顾,娇痴岂畏人猜。西厢月下影徘徊。
芳心期玉蝶,飞过女墙来。
临江仙 其五 唾壶红玉
宝辂迎来天上,清风暗送香尘。绛纱初试臂痕新。
双啼红玉箸,轻剪碧云春。
花压六宫梦晓,芳菲谱入针神。嫣然一笑沐君恩。
敢矜补衮力,聊备卷衣人。
临江仙 六月荷花
本是瑶池仙客,无端零落红尘。虫声蛙语送黄昏。
晚风香寂寞,冷月碧氤氲。
漫道吴宫前事,都成过眼烟云。越溪古调易消魂。
五湖春梦杳,憔悴浣纱人。
临江仙 其六 金谷香尘
金谷繁华春满,香迷锦障尘浮。珍珠十斛换温柔。
舞馀红避影,曲罢月如钩。
一树浓花委地,千秋名为君留。季伦原自解风流。
蛾眉争绝代,红粉几高楼。
临江仙
清代:程颂万
一段柔情春款款,眉边无那闲愁。月明凉爽下西楼。
枕函苏蝶梦,屏影并鸳俦。
廿四桥边春有约,都归豆蔻梢头。十三年纪擘箜篌。
背人肠欲断,不语泪双流。
临江仙 其七 失题
劝尔回波旨酒,九重春色争开。楼头但赏夜珠来。
衙官驱屈宋,不及内家才。玉尺平衡文苑,毫端光散琼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