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格律俱为平韵格,双调小令,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临江仙
近现代:马叙伦
做雨疑晴愁永昼,怯寒慵起添衣。天涯芳草望低迷。
高将帘幕卷,只为放春归。
清代:陈洵
一叶碧梧金井冷,欲题无语相思。已凉天气未寒衣。
剩香罗带,憔悴费禁持。
见说行云无定处,去程乌鹊应知。旧欢今分教人疑。
画屏银烛,故故暗佳期。
临江仙 春游
近现代:溥儒
沧海之东疆场,中原以外山河。年年春色等闲过,杜鹃繁似锦,无奈客愁何!
临江仙·小住山村
茅舍槿篱山曲,绿杨荫下人家。小旗村酒野塘花。
溪流争乱石,山影夺平沙。
临江仙·和小山
近现代:袁思亮
寂寂金铺深掩,沉沉银蒜低垂。小园花径独来时。
骄人双蝶舞,背景一萤飞。
临江仙 其一 有赠
清代:曹尔堪
可怪侬家香不散,吴衫到处提携。我方拟似恐难齐。
自然真味在,芳麝正填脐。
又是碧云才一挽,鸦鬟压耳犹低。遥知年可及垂笄。
春宵经夜雨,未解作悲啼。
宋代:吕希纯
□□□□□□□,□□□□□□。莫交闲虑到心头。
有来忧不得,无后不须忧。
□□□□□□□,□□□□□□。万般希望不如休。
无来求不得,有后不须求。
临江仙 其二 流墨仙移榻梅花庵用钱尔斐韵简寄
君在梅花和尚墓,想应让与君龛。梅花栽在墓之南。
老僧消受得,日日诵华严。
快聚夜深愁客散,惟留月影空潭。晓来卧看壁头山。
惜花乎病酒,乃似再眠蚕。
临江仙·和子珍
近现代:谭献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临江仙 其三 初夏清溪闲泛
十亩之间新霁色,爱看桑者闲闲。扁舟歇处野蒿繁。
小桥蝌蚪黑,急水队鱼斑。
我羡村家风味美,修然茅屋三间。柳阴泥湿麦泥干,晓莺新识路,飞去又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