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唐教坊曲名。原为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直至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以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为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两平韵、三仄韵。单调有二十八字、三十字等变体,平仄换韵。双调有五十四、五十六、五十八字等变体。南乡子定格为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一韵到底。代表作有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
南乡子(塘门元宵)
宋代:蒋捷
南乡子 其一 秋闺
明代:俞彦
风雨下樊楼。玉臂寒生不任秋。除却影儿刚剩我,含羞。
总在眉峰半寸头。
断脸复凝眸。挨过黄昏泪未收。待不思量除是梦,还休。
梦醒繇来一样愁。
南乡子 其二 莫愁湖
湖上好花株。花好花残总似奴。夫似沉沉湖底月,虚无。
一在萧关一在吴。
愁月月同孤。说与愁花花向隅。愁月愁花愁欲死,糊涂。
是谁题作莫愁湖。
南乡子
宋代:蔡伸
宋代:谢逸
南乡子 惜花词
清代:顾太清
一夜妒花风。吹过栏干第几重。何事封姨情太薄,匆匆。
零落深丛与浅丛。
春冷逼房栊。晓起开帘扫落红。风势未停天又雨,濛濛。
乱卷飞花小院中。
清代:张惠言
身与自云轻,飞过千山路未平。窗里灯光窗外月,微明。
远梦模糊易得醒。
已有乱蛩鸣,听到西风又晤惊。绕屋青荷三万柄,三更。
都作芭蕉送雨声。
南乡子 其三
清代:朱祖谋
三水口,合双江。画轮踏踏碾轻航。舶趠小风来舵尾。
长年喜。白日摊钱波浪里。
近现代:俞陛云
秋色上征袍。野岸行吟慰寂寥。笛里关山愁独往,迢迢。
海角寒云带雁高。
南乡子(送客过余溪,听天隐二玉鼓胡琴·般涉调)
宋代: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