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唐教坊曲名。原为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直至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以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为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两平韵、三仄韵。单调有二十八字、三十字等变体,平仄换韵。双调有五十四、五十六、五十八字等变体。南乡子定格为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一韵到底。代表作有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
南乡子 其三 云林招游三官庙看海棠,不果行,用来韵答之
清代:顾太清
小叶碧玲珑。十二栏干护几重。不是不知春已去,随风。
且向枝头逞艳红。
南乡子 其四 云林招游三官庙看海棠,不果行,用来韵答之
花气霭房栊。芳意憨憨睡思浓。倦态倩谁扶欲起,冥濛。
和雨和烟入画中。
南乡子 其五 云林招游三官庙看海棠,不果行,用来韵答之
首夏半晴天。曲水无由系画船。恨不共君同一醉,尊前。
饱听飞琼绿绮弦。
南乡子(送筠州赵司户,茂中之子。茂中尝为筠州幕官,题诗甚多)
宋代:辛弃疾
南乡子 其六 云林招游三官庙看海棠,不果行,用来韵答之
尘事惜萦牵。再到花时又一年。佳会自应多韵事,相连。
遮莫红妆绿柳边。
南乡子 用前韵赠田叔通家舞鬟
宋代:苏轼
绣鞅玉镮游。灯晃帘疏笑却收。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
更且檀唇点杏油。
花遍六么毬。面旋回风带雪流。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
种柳应须柳柳州。
南乡子(重阳效东坡作)
宋代:刘将孙
南乡子
唐代:虞刚简
南乡子·何处倚阑干
明代:杨慎
晴虺索春饶。垂柳长亭学舞腰。昨夜惊鸿还入梦,妖娆。
已隔扬州念四桥。
濯锦露花朝。曾泛兰舟拾翠翘。云散风流何处觅,难描。
浅黛遥山雪半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