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又名“相和柳”“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风月”“绿罗裙”“楚云深”“梅和柳”“晴色入青山”等。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有双调五体,字数有四十、四十一、四十二三种。正体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代表作有北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等。
生查子 其二 为友寄远
明代:俞彦
家在赤城隈,卿住桃源渡。向晚碧云生,迷却天台路。
青鸟不归来,夜夜双星度。花月梦同孤,此恨无人诉。
生查子 其三 拟孙光宪体
淹抑闷青春,拖逗情红泪。铸错作心兵,难把愁城碎。
枕衾余花月,对惯做惺然。醉曾问杜康,无此酒,何名类。
生查子
宋代:苏轼
生查子 正月上旬夜,梦寐间闻雪作。诘旦起
宋代:段克己
生查子 其四 拟孙光宪体
待拔旧愁根,忽种新愁换。晓夜两秋成,四大仓都满。
减颜红,摧鬓短。并不因寒暖。曾问越人无,此病何名款。
宋代:晏几道
宋代:王千秋
清代:周珽
切切乱蛩悲,暗与羁魂语。深夜苦怀人,卧听芭蕉雨。
烟雾障林峦,秋梦行何处。孤雁落西风,声咽寒芦渚。
径转翠屏开,一片荼蘼雪。不待晚妆成,自下香阶折。
莺是故园莺,月是当时月。谁分比来心,只觉看承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