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水调歌头(次韵子云惠山见寄)
宋代:韩元吉
水调歌头(水洞)
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
宋代:苏辙
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水调歌头·明月照多景
水调歌头(客有言存心者,未得其序,因赋)
宋代:汪莘
水调歌头
宋代:京镗
水调歌头(次前黄州李使君见赠韵)
水调歌头(程良器嘉量别赋一阕纪泛舟之会,往返次韵)
宋代:葛胜仲
水调歌头·今日非昨日
清代:张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