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踏(音ta,去声)莎(音suo,阴平,莎草)行,是词牌名。《踏莎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
踏莎行 其二 夏
清代:袁绶
曲曲溪廊,声声檐溜。风荷香沁红衣皱。桃笙如水毂纹平,烛奴刻遍灯疑豆。
远梦惊回,添人僝僽。萧萧飒飒搀清漏。寻常已是不堪闻,如何更值黄昏侯。
踏莎行 腊月三日夜作
近现代:袁克文
乍暖还寒,才醒又醉,去来不绝情如水。一回梦断一思量,更残烬落人无寐。
踏莎行 其三 秋
霜老空林,霞烧远岫。井梧摇落西风骤。东篱黄菊又堆金,当筵谁劝茱萸酒。
心较云闲,人如花瘦。六铢衣薄凉初透。小楼容易入深宵,薰炉倚暖香凝袖。
踏莎行 其四 冬
落叶沉云,岩飙卷竹。冲寒漫绕栏杆曲。琼瑶踏碎认梅花,枝南笑绽胭脂萼。
香袅金猊,杯浮红玉。花前按谱新声续。双双冻雀绕枝啼,万山欲眠寒烟绿。
踏莎行 暮春
明代:叶纨纨
花落闲庭,春归小院。沉沉嫩绿莺初啭。昼长人尽掩重门,楞严读罢花阴转。
清思幽然,尘情尽遣。一帘幽霭东风晚。数声啼鸟欲黄昏,满阶月影澄澄见。
踏莎行
粉絮吹绵,红英飘绮。又看一度春归矣。子规啼破梦初醒,凭栏目断伤千里。
尘世堪嗟,流光难倚。浮生冉冉知何似。旧游回首总休题,断肠只有愁如此。
明代:徐远
零雨初收,金波乍转,捣衣双袖临风卷。银床玉簟陡生凉,迟眠且扑流萤扇。
草绿长门,荷残别院,如丝情绪如云乱。无端蟋蟀响西堂,井梧叶叶关心颤。
踏莎行 周啸潮以诗来,喜拈此解壮之
近现代:章士钊
灞水新愁,端州旧梦。轻轻缀辑浑无缝。向知君面更知心,长安风月凭相共。
踏莎行 秋海棠
媚晕轻妆,芳姿映砌。檀心一点清香细。对人无语似凝羞,嫣然风韵多流丽。
酒意将酣,柔情欲系。盈盈泣向西风闭。只愁人梦月寒时,断肠无那灯前睇。
踏莎行 游颐和园登山
近现代:孙玄常
高阁排云,玉阑倚水。前朝宫苑依然是。百年那易见升平,莫怜陵谷移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