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踏(音ta,去声)莎(音suo,阴平,莎草)行,是词牌名。《踏莎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
踏莎行·守丹田
金朝:王哲
踏莎行·声迹随风
宋代:陈德武
踏莎行 别道友游白鹿观
踏莎行·梅压宫妆
踏莎行 坐月
清代:鲍之芬
翠幕风单,晶屏月堕。一番凉思中秋过。素娥高处不胜寒,合来伴我明窗坐。
砧杵频催,更筹暗和。丁丁搅得声无那。料应别梦又难成,兽炉龙脑添些个。
踏莎行 寒钟
清代:许嗣隆
忽到青帘,来从绀宇。疏疏密密閒中数。灯花敲落未曾停,寒宵寂寂长如许。
响断霜中,音回风处。乡园有梦难归去。愁来空外湿无声,潇潇销尽黄昏雨。
踏莎行
清代:庄棫
斜日楼台,平芜道路。玉骢嘶去无寻处。断霞一抹远山横,东风忽送行云住。
美景匆匆,华年负负。当筵空把金尊舞。尊前馀沥且休挥,明朝帘外迷红雨。
元代:赵雍
画角声残,金炉香袅。长空淡淡连芳草。朱帘半卷晚霞明,塞雁无情音信杳。
雨散云收,离多会少。相思真个令人老。不须惆怅且开怀,一樽满引愁如扫。
踏莎行 癸丑三月赋
清代:蒋春霖
叠砌苔深,遮窗松密。无人小院纤尘隔。斜阳双燕欲归来,捲帘错放杨花入。
蝶怨香迟,莺嫌语涩。老红吹尽春无力。东风一夜转平芜,可怜愁满江南北。
踏莎行 题词,同里王复纪宣
近现代:傅熊湘
芳孕兰荪,幽依佳树。美人天末同归路。一编金粉怨多情,逢秋似惜秋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