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金奁集》入“南吕宫”。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廿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代表作有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等。
望江南 题画
清代:徐釚
家山好,沘笔点晴岚。一抹寒林青似黛,几湾烟水碧于簪。
昨夜梦江南。
望江南/忆江南
宋代:刘辰翁
望江南 其三
清代:陈维崧
如皋忆,记坐得全堂。几缕椒鸡闲说饼,半罂花露静焚香。
弦索夜枨枨。
望江南 其十
重五节,今岁在南阳。墙脚蜗牛行艾叶,檐牙鸠妇话榴房。
丝雨湿年光。
望江南 其一 同周长卿、焦不害咏所见
明代:俞彦
流盼处,相对两峰尖。扇底不防明月上,轻衫微动晚风纤。
聊复为郎淹。
望江南 其二
明代:杨慎
明月好,流影浸亭台。金界三千随望远,雕阑十二逐人来。
只是欠传杯。
宋代:王楙
商邱忆,绮席笑颜酡。脆滑韭芽黄胜靥,松圆粔籹白于罗。
扶路酒人多。
望江南 其二 同周长卿、焦不害咏所见
寻去路,小径竹林边。却似武陵踪自杳,还如雒浦梦相牵。
空来拾翠钿。
故园好,最忆力耕亭。径路喜逢樵叟话,蹊田一任牧童经。
浑不限畦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