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金奁集》入“南吕宫”。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廿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代表作有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等。
望江南 其六
清代:许嗣隆
中秋节,记得在家乡。堂背萱花含古色,檐牙桂蕊送新香。
瓜果味偏长。
望江南
近现代:谭献
东风路,如画是家山。草色却随流水绿,夕阳只在有无间。
燕子话春寒。
望江南 其二
清代:潘榕
沉沉院,蕉绿覆墙阴。蛛上钗头知送喜,蛩来屋角想争吟。
凉月澹诗心。
望江南 其八
近现代:冒广生
横塘忆,忆得晓犹眠。昨夜新凉桐叶雨,比来小极菊花天。
短被恋吴棉。
望江南 其七
中秋节,记得在昌平。山吐云光明一院,天横秋气冷诸陵。
笳吹未曾停。
望江南 其三
风萧瑟,夜坐竹窗西。蚁绿铛斟浮折脚,蟹黄钗剔选团脐。
乡味忆苕溪。
望江南 其九
横塘忆,忆得夜迟归。鼠蹴筝弦声窣窣,蝠飞檐角影依依。
坐守到更稀。
望江南 燕台中秋追次旧游漫成九首 其八
中秋节,记得在滇南。风漾雨丝山映碧,云涵月影水拖蓝。
桃李绿阴涵。
望江南 其四
缠绵雨,秋思上眉梢。裙系疏罗拖凤尾,书摊生纸涩羊毫。
旧稿懒新钞。
望江南 其十
横塘忆,忆得客长安。密字红笺频寄与,上言相忆下加餐。
小记写仙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