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金奁集》入“南吕宫”。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廿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代表作有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等。
望江南 其二十二 杂咏
清代:刘琬怀
江南好,白下早春来。三阁斜阳新第宅,六朝细雨旧楼台。
庾信合重哀。
望江南(四)
宋代:王琪
望江南 其二十三 杂咏
江南好,第一莫愁家。巷口乌衣飞乳燕,门前绿柳著归鸦。
风月足堪夸。
望江南 舟中同外周炳如 文耀 作
清代:陶淑
云如积,舟已入空冥。十里山光随岸绿,半江蒲影压蓬青。
天正晚来晴。
帆初卸,过了几多程。近水人家全板屋,沿村戍堠老行营。
此地太凄清。
望江南(三)
望江南 其二十四 杂咏
江南好,巧制擅姑苏。织就裥裙西子样,裁成团扇放翁图。
争说古吴都。
望江南
天将夕,四望又迷濛。远树傍村全罩黑,乱山涵日尚馀红。
鹭影入沙中。
烟初暝,路不辨西东。数点红灯知有艇,一声清磬在何蜂。
奈此去匆匆。
望江南 寄碧梧姊七首 其一
清代:谈印梅
相辞去,短棹别西湖。长路烟波春浩荡,故乡云树晚模糊。
好景倩谁图。
望江南 其二十五 杂咏
江南好,桃李易成蹊。碧色池塘双鹭立,绿阴楼阁一鸠啼。
随地任心栖。
近现代:邓均吾
江南望,何处最堪怜。十丈软红黄歇浦,一篙春水半淞园。
歌舞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