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以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以柳永词《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为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另有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西江月
宋代:晏几道
西江月 秋夜
清代:林瑛佩
小院烟笼衰柳,长空月挂高桐。捲帘时听草间虫,似把秋情细讽。
绣户凉生簟冷,画楼人静灯红。无端断续短砧风,敲破归乡残梦。
西江月(拟花翁)
宋代:周密
西江月(再和)
宋代:李曾伯
元代:胡祗遹
晚食甘于粱肉,徐行稳似轩车。直须朝暮苦驰驱。
指望凌烟高处。
前日丰碑旌表,今朝贬窜妻孥。喜为正直怒奸谀。
自古忠臣良苦。
西江月 春夜
清代:徐灿
明月照人清夜,多愁多闷输他。梦魂无计驻飞花。
展转碧阑西下。
柳嫩慢萦春病,梅销暗自酸牙。漏声千点滴窗沙。
未到送春先怕。
西江月·金粟如来出世
宋代:辛弃疾
西江月(即席次王华容韵)
宋代:张孝忠
西江月(道调宫)
宋代:张先
西江月 感旧
剪烛闲思往事,看花尚记春游。侯门东去小红楼。
曾共翠娥杯酒。
闻说倾城尚在,可如旧日风流。匆匆弹指十三秋。
怎不教人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