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小重山 除夕
清代:李雯
楼上低垂翡翠帘。玉钩红袖内、隐春纤。绣额初教彩燕添。
梅信早,点检鬓云边。
香幕水沉烟。灯花凝绛蜡、不成眠。明朝春色上眉尖。
须好梦、随意卜金钿。
小重山
宋代:欧阳澈
宋代:赵鼎
小重山·正是神京烂熳时
五代:和凝
小重山 秋雨
宋代:赵长卿
一夜西风响翠条。碧纱窗外雨,长凉飙。朝来绿涨水平桥。
添清景,疏韵入芭蕉。
坐久篆烟销。多情人去后,信音遥。即今消瘦沈郎腰。
悲秋切,虚度可人宵。
宋代:晁冲之
小重山·翡翠林梢青黛山
宋代:向滈
小重山 苍虬示红豆诗,愧不能和,拈此报之
清代:朱祖谋
南国春芳又一时。背人开玉合,意凄其。枉抛红泪惜前期。
愁根蒂,惟有锦鹦知。
无力护琼枝。东风休再种,有情痴。年来心事在江蓠。
浑不称,头白赋相思。
小重山 桂花
清代:严绳孙
一夜檀心怨广寒。西风吹不尽、小窗闲。汉宫黄额画来难。
珠帘卷,惆怅夕阳山。
可记晓妆残。有人亲插与、鬓云弯。露华依旧湿阑干。
何曾是,寂寞泪珠弹。
明代:刘基
城上高楼接海霞,疏林藏不尽、欲栖鸦。回廊曲槛别人家,征鸿外,风冷夕阳斜。
灯暗鼓三挝。望中烟隐树、月笼沙。白云如梦绕天涯。
梧桐雨,和泪滴寒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