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忆江南 其五
清代:周星誉
重九节,记返越溪边。十里青山堆稻路,一湖纤月卖菱船。
画出暮秋天。
忆江南 其一
唐代:吕岩
淮南法,秋石最堪誇。位应乾坤白露节,象移寅卯紫河车,子午结朝霞。
忆江南 其六
重九节,记得住燕京。一骑泥金朝看榜,两行银烛夜调筝。
裘马五陵人。
忆江南 其七
重九节,记泊盂城时。山槲叶围词老宅,水荭花瘦女郎祠。
吹笛雨丝丝。
忆江南 其八
重九节,记得在山塘。水阁月晴歌板脆,画船风细绣鞋香。
鬓亸菊钗黄。
忆江南 壬戌双十节,承荔侄女以小册索书,填此令予之。
近现代:廖仲恺
江南忆,十一载今朝。画角吹残珠海月,战云荡漾汉江潮。
人尽识天骄。
忆江南
宋代:王安石
忆江南 寒月四首 四
明代:王夫之
寒月迥,旖旎一轮安。片影但惊孤叶坠,数峰无那晚烟残。
略似梦中看。
深伫立,清露沁肌寒。药灶松风初淅沥,竹窗梅影已阑珊。
人老钓鱼湾。
忆江南·今日相逢花未发
五代:冯延巳
忆江南·云岁迎春楼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