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室,自称梓翁。1918年11月27日生。浙江杭州人,闻名中国的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著有《说园》等。2000年3月15日去世。► 23篇诗文
1918年11月27日 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38—1942年 就读于之江大学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1942—1949年 任杭州、上海等处高级中学、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育史、生物学教员。
1950年 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并执教于圣约翰大学。
1951年 任教于之江大学建筑系,兼任苏南工业专门学校副教授。
1952年 于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筹划组建建筑历史教研室。
1955年 任同济大学建筑历史教研组组长、副教授。
1978年 任同济
研究徐志摩 师承张大千
陈从周1918年11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童年时期即喜欢养花种草、叠石理水和观察工匠造房起屋,并喜爱绘画,喜背古诗。
1938年,入之江大学文学系中国语文学科。诗词师承夏承焘教授。1942年毕业后,受聘于杭州省立高级中学,市立师范学校、上海圣约翰附属高中任国文、历史教员,
1944年,与海宁蒋定结婚,蒋定为徐志摩姻兄妹,得悉志摩轶事,开始了对徐志摩的钻研。同时,被著名画家张大千所赏识,成为张大千之入室弟子,攻山水人物花卉。
1948年,在上海首开个人画展,以“一丝柳,一寸柔情
“莫把浓装欺淡抹”
“西湖与其说是风景区,倒不如叫它大园林或者大盆景来得具体。因为空灵、精巧,小中见大,大中藏小,宜游、宜观、宜想、宜留,有动、有静——真是面面钟情,处处生景。”这是陈从周《杭州园林》书序中的一段话。他认为西湖既是三面云山一面城,又是各个时代文化艺术的综合体,正如他自己诗中所说:“乡情垂老尚依依”,时时撩拨着他的情怀。
陈从周的咏西湖诗,饱含着对西湖建设的关注。他写有《应杭州园林局邀游西湖赋赠诸公》一诗,因西湖游人如织,摩肩接踵,他在诗中提出:“切望南湖多着眼,园林聚散理寻常。”主张开发西湖南线景区,使游人聚而能散,这是很有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