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SOHO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陈少白

陈少白

陈少白(1869——1934):原名闻韶,号夔石,1869年(同治八年七月廿日)出生于江门市外海镇南华里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陈少白天资聪敏,勤奋好学,习字、念书、学写诗文均是同窗中的佼佼者。 21岁入香港西医书院。与孙中山、尤列和杨鹤龄被清政府称为“四大寇”。1895年入兴中会,1897年赴台湾设立兴中会台北分会。1900年奉孙中山命回香港办《中国日报》,宣传革命。为了宣传革命,他还成立了“采南歌”、“振天声”、“振天声白话剧”等剧社。遗作有《兴中会革命史要》 、 《兴中会革命史要别录》等文献。► 1篇诗文

人物生平

  读书期间,陈少白的三叔陈麦南常携多种西文译本给他阅读。

  1888年入广州格致书院。1890年入香港西医书院,与孙中山拜盟为兄弟。每于学课余暇,与孙中山、尤列、杨鹤龄聚会于杨耀记,畅谈革命,无所忌讳。1892年辍学与孙中山一起奔走革命。1895年参与组织香港兴中会,筹备广州起义,事败与孙中山、郑士良逃亡日本,成立兴中会横滨分会。1897年去台湾设立兴中会分会。1899年奉孙命回香港创办《中国日报》,宣传革命,与保皇会刊论战。同时联络三合会、哥老会,与毕永年等组织兴汉会,推孙为总会长。  1900年在香港策应惠州起义。1905年任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1911年任广

名人事迹

  名人故居

  陈少白故居位于江门市江海区外海镇南华里,占地面积约2余亩。陈少白 (1869-1934年),名白,幼名闻绍,号夔石,江门外海人。清末期间,陈少白追随孙中山先生策动辛亥革命,被清政府列为“四大寇”之一。

  故居分两处,隔河相望,以白桥连为一体。桥的一边是“白园”,另一边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居所。始建于1929年,自少白逝世后,其家居多旅居外地,楼宇日久失修,渐显颓败。1991年春,外海镇政府对“白园”和园内的“莎萝坪”、“粥锅亭”、“瞻云台”等建筑,以及“三合院”和院内的“亚字楼”等都一一进行了修复,并在故居内设立“陈少白事迹陈列馆”,陈

陈少白的诗文

吊刘抚

近现代陈少白

数载经营策治安,挫磨何敢谢艰难。穿山绕谷轮蹄稳,推直求横道路宽。

十度金牌遗妒毒,九州铁错铸疑团。前贤应是有先见,早阖双眸不忍看。

FACESOHO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