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SOHO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邓均吾

邓均吾

邓均吾(1898年11月5日—1969年9月3日),本名邓成均,笔名均吾、默声。四川古蔺人。中共党员。现代诗人,翻译家,教育家,文学家,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浅草》、《创造季刊》编辑,中共古蔺县委书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21年参加创造社,192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后历任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红岩》杂志主编。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69年9月3日,邓均吾因病逝世于重庆。享年71岁。译有《人类悟性论》、《希腊神话》、《科学概论》、《贫民》、《虚无乡消息》等作品。► 8篇诗文

人物生平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1月5日,邓均吾出生于泸州市古蔺县龙山镇。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邓均吾入其祖父的私塾读书,接触四书五经和古典诗词。

清宣统元年(1909年),邓均吾岁父亲到河北上学,仍受正统儒家教育,但开始接触一些新书刊。

辛亥革命后,邓均吾全家自河北返回四川。

  民国元年(1912年),邓均吾考入重庆广益中学。

  民国五年(1916年),就读于重庆广益中学,酷爱新旧诗词,结识吴方吉,交往甚密。

  民国九年(1920年),邓均吾离家远行,从重庆沿江东下上海,寻求人生

文学特色

  翻译特点

  邓均吾的译诗成就体现在他翻译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还体现为其译诗推进了中国新诗的格律建设。他是中国现代译诗史上最早具有形式自觉意识的译著,其译作不仅具有闻一多先生要求中国现代格律诗所应达到的“建筑美”和“音乐美”,而且还能很好地化合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原诗的形式美学要素,致使他的译诗在形式上既不同于西方诗歌的格律而又与中国古诗的格律拉开了距离,从而为中国新诗的格律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向。邓均吾的译诗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初、20世纪30—40年代及20世纪60年代后期。

  邓均吾第一阶段的译诗活动主要受到了郭沫若等人的影响

邓均吾的诗文

水龙吟

近现代邓均吾

那知别未经年,情怀懒似三眠柳。岂无膏沐,谁为容悦,任他蓬首。

莲擘心孤,丝抽茧独,不辞清瘦。纵信托宾鸿,离愁难寄,望断夕阳烟岫。

南浦 得友人消息

近现代邓均吾

三山雾锁,料今生难再觅云踪。底事停云伫望,辗转托鳞鸿。

往事已随流水,又谁期飞落梦魂中。似一痕残月,乍窥帘幕,惹得客愁浓。

十载分飞劳燕,更天涯两地飘蓬。故国不堪回首,辛苦万方同。

为问哀蝉身世,也应知憔悴对西风。共寸心千里,高楼月断雨余虹。

水调歌头 寄内

近现代邓均吾

挂香中秋夜,千里素辉溶。如此好天良夜,翻在别离中。

遥想故园今昔,开得嫦娥镜闸,孤影叹飞蓬。有恨啼红烛,无语寄西风。

FACESOHO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