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SOHO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方孝标

方孝标

(1617—?)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原名玄成,避康熙讳,以字行,号楼冈,一号楼江。方拱乾子。顺治六年进士,累官侍读学士。以江南科场案牵连戍宁古塔。释归后因吴三桂招赴云南。吴三桂叛时任翰林承旨,一说入滇后即离去。卒于康熙十九年后。所著《钝斋文集》、《滇黔纪闻》,部分内容为戴名世采入《南山集》。康熙间《南山集》案发,被剖棺戮尸,亲属亦多受株连。► 6篇诗文

人物生平

  方孝标,原名玄成,避康熙帝玄烨讳,以字行,一字元锡,别号楼冈,安徽桐城人。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出生,清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官至内弘文院侍读学士,充经筵讲官。其父方拱乾在明朝天启年间就颇具文才,崇祯元年中得进士。清朝入关后,剪了辫子,入宫做了少詹事。(就是辅导太子的官,俗称东宫官,明朝洪武年间设立,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废立皇太子后罢官署。

  乾隆十八年(1753年)谕:“詹事府东宫僚佐,储贰未建,其官原可不设,第以翰林叙进之阶,姑留以备词臣迁转地耳”,自此以后,詹事府官员专备翰林院迁转之资。)但之后不久,方拱乾因江南科场舞弊案被劾纳贿作弊,曾一

轶事典故

  因著文史者采用南明年号而遭冤狱的尚有这方孝标案,此案由戴名世案牵连而来,两案并案处理,株连受死、入狱、流放者百多人。起于明时的桐城学派在江南影响广泛,桐城学派中的戴名世、方孝标两族乃桐城学派中的佼佼者,甚具威望,方孝标侄孙方苞更是一代文史大家。然而戴名世案发时候,方孝标早已亡故,但满清统治者丧心病狂的竟然将其尸身挫骨扬灰,统治者这样的心胸无不让汉人学子扼腕悲叹。

  安徽桐城方家以古文名世,辈辈有才人,文风衍盛不衰,可以称谓为世代书香,为我国明代中叶以来,学术文化与道德上,历史贡献最著之家族。便是近代与当代,桐城方氏都可谓是名人辈出,大家如云.。如方宗诚、方东树、方守

方孝标的诗文

答吴汉槎借读通鉴纲目 其一

清代方孝标

可与言今古,荒边只有君。赋诗能渐朴,观史不徒文。

我已中年后,心难强记分。幸将成败理,抉要与同闻。

答吴汉槎借读通鉴纲目 其二

清代方孝标

胡天汉日月,宋代鲁春秋。彤管当年笔,牙签昔日楼。

行厨原自富,腹笥更相谋。茅屋清镫意,宁徒慰旅愁。

依韵和鞠存

清代方孝标

此生何意有归舟,风雨江山涕泪收。蓬径特缘求仲扫,剡溪应为戴逵留。

百年摇落甘三己,五岳踟蹰拟《四愁》。人世几回堪聚散,肯教离别易沧洲。

FACESOHO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