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天羽(1874~1947)初名懋基,又名天翮,字松岑,改今名,号鹤望,别署有麒麟、爱自由者、金一等,吴江(今属江苏)人。中国近代诗人。早年著《长江赋》、《西北舆地图表》等,颇负时誉。二十九年,在上海,与章太炎、邹容、蔡元培、吴稚晖等交甚密,参加革命团体爱国学社。去职后居苏州,1932年与章太炎、陈衍、李根源等创办国学会。抗日战争期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家富藏书,有“天放楼”,积书数楹,具体数目不详。► 223篇诗文
金天羽主要成就在于诗文。他继承了诗界革命的精神,努力打破诗坛门户之见,广泛向古人汲取营养,自闯新路。他自称其诗“有律令,不趁韵,不咏物”,因而内容广阔。如早期《新中国唱歌集》和《招国魂》等,鼓吹革命。《感事》等反映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辛亥革命等重大政治事件;《田家新乐府》等写农家苦乐;《都踊歌》等则反映国际题材,使读者耳目一新。金天翮才思纵横,豪宕健爽,有些诗雄奇诙诡,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叶德辉《天放楼诗集序》云其诗“格调近高、岑,骨气兼李、杜,卑者不失为遗山、道园。余每语人,金君诗皆千锤百炼而成,读之极妥帖,造之极艰辛。君闻之欣然,以为余知甘苦也。”范镛《诗坛点将录》以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