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清(1867年-1920年)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晚号清道人,玉梅花庵主,戏号李百蟹。江西抚州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考中举人,光绪二十一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二年出任两江优级师范学堂(49年更名南京大学)监督。辛亥革命爆发后,离开南京学堂,移居上海。民国九年八月初一逝世,遗体葬于南京牛首山。► 2篇诗文
李瑞清(1867年-1920年),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自称梅花庵道人,喜食蟹,自号李百蟹,入民国署清道人,谥号文洁。江西省临川县温圳杨溪村(今属进贤县温圳)人。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恩师。书画界名声显赫,书法自称北宗,与曾熙的南宗颉颃,世有“北李南曾”之说。与吴昌硕、曾熙、黄宾虹并称“海上四妖”,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
李瑞清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其父李必昌,字慕莲,号益生,又称荣禄公,在湖南为官三十年,曾任长沙司马摄武陵县令,李瑞清从小在长沙生活,“少治
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园北园两江路畔,有校碑“两江师范学堂”六个字,为李瑞清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时书写,属魏碑体,字体遒劲有力,笔画沉着厚重,现已历经风雨105年。
李瑞清出身于书香门第,1894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1905年分发江苏候补道,署江宁提学使,1906-1911年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他上任后,提高师资水准,广延名师;团结同仁,大兴土木,广建校舍;改革学制,添置设备,增设科目,开办“公共科”、“分类科”;在李瑞清的悉心主持下,两江师范学堂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南第一学府。声誉卓著,学生成绩为江南各高校之冠。名师汇集,著名学者如柳诒徵、刘师培、夏敬观、姚明辉、雷
遗著有《围城记》;经门人整理遗稿,193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清道人遗卷》,共计文、诗、跋、书论四卷。
书法
李瑞清通诗、书、画,尤精书法。自幼钻研六书,学习书法,对殷墟、周、秦、两汉至六朝文字皆有研究。为一代书法宗师,也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李瑞清的书法,上追周秦,博宗汉魏,各体偕备,尤工篆隶。其书法“秀者如妖娆美女,刚者如勇士挥槊”,潇洒俊逸,各具神态,以篆作画,合画篆为一体。李派书学熔铸古今,不偏不倚,至博且精,勇开风气,所播深远直至当代,为薪火相传的金石书派。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著名书法家胡小石、李仲乾、黄鸿图皆出自其门下。
神龙怀奇翼,乃在灵渊藏。常恐岁月晚,百卉委风霜。
噎噎结沉阴,白日翳无光。烈士独慷慨,抚剑观八方。
四海扬洪波,天地为低昂。忧来如茧丝,绵绵方未央。
哀啸入青云,此曲断人肠。岁寒知松柏,世乱须贤良。
非无万里翮,天路阻且长。我欲回阳辔,使之复东翔。
微躯焉足怀,君恩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