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怀慎(?-716年),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人,唐朝宰相。卢怀慎出身于范阳卢氏北祖第三房,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侍御史、右御史台中丞、兵部侍郎、黄门侍郎,封渔阳县伯。他虽居高位,但为官清廉。唐玄宗继位后,任命卢怀慎为宰相,初授同中书门下三品,后升黄门监(即侍中),并兼任吏部尚书。他自认才能不如姚崇,遇事推让,被讥为“伴食宰相”。开元四年(716年),卢怀慎病逝,追赠荆州大都督,谥号文成。► 2篇诗文
早年经历
卢怀慎年轻时廉洁谨慎,后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辟,将武则天迁居上阳宫,并十日一去朝见。卢怀慎时任侍御史,进谏道:“昔日汉高祖称帝后,五日朝见太公一次,是因为他以布衣取天下,故将尊贵归于父亲。如今陛下遵循成法、继承皇统,怎可效仿汉高祖?应天门离提象门不过二里,骑马不能成列,乘车不能并行,陛下屡经于此,万一有愚人犯驾,又该如何?臣认为应该将太后接到内朝奉养,不劳陛下出入。”唐中宗不听。
切谏时政
景龙年间,卢怀慎改任右御史台中丞,又上疏朝廷,评论时政得失。他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