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SOHO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罗家伦

罗家伦

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笔名毅。浙江绍兴柯桥镇江头人。他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者,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运动中,亲笔起草了唯一的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院副院长、国史馆馆长等职。1969年12月25日在台湾病故。终年72岁。► 2篇诗文

人物生平

  罗家伦(1897年12月21日-1969年12月25日),字志希,笔名毅,教育家,思想家。浙江省绍兴柯桥镇江头人。父传珍,曾任江西进贤等县知县,思想比较进步,家伦幼年就受其父影响。1914年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进入北京大学文科,成为蔡元培的学生。1919年,在陈独秀、胡适支持下,与傅斯年、徐彦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同年,当选为北京学生界代表,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支持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亲笔起草了印刷传单中的白话宣言(其中文言篇由许德珩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并在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

往事略集

  早期学习

  罗家伦两岁时,罗母就开始教他识字、背诵短诗,稍大后,父亲也常传授古今诗,每天还亲自选录二三则有趣且富教育意义的典故,晚上先记在小册上,隔天早上叫罗家伦跪在榻凳上聆听,讲解完毕再将小册交给他复习,如此持续了好几年。这份早年经验,对日后罗家伦认为“教育本来是要把以住人类宝贵的经验,提取优越的部分,镕铸过交给后代,指示他们去发扬光大”具有深远的影响。

  少年求学

  罗家伦从四岁入私塾,直到十五岁进美教士高福绥所办的英文夜校学习外文。日后回忆这段家塾教育的体验是:像我五岁的时候念那“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样形而

清华岁月

  首任校长

  在清华校史上,有好几位校长是被赶走的,罗家伦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考虑到罗氏办事的宏大气魄和果断作风对于清华的巨大贡献,考虑到罗氏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出色表现,总是令人不由自主地为之惋惜。历史是无情的,罗家伦好像生来就注定和清华没有“缘分”,正值清华的多事之秋来校任职,大刀阔斧,卓有成效,却遇上中原大战阎锡山控制华北,所以罗家伦不得不走,历史又是那样的会嘲弄人,罗家伦为清华费尽心力,却吃力不讨好,学生对他不满进而发动驱罗运动,教授们站在一旁袖手旁观,罗家伦终于伤心地走了,以后再也不肯回来。

  我在阅读清华校史的文献时发现,在罗家伦去职后的几

任职校长

  1932年,罗家伦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国立中央大学校长,至1941年去职,计达10年之久。这10年,是中央大学危难深重而又发达鼎盛的10年。罗家伦便是这一时期中央大学整顿和发展的总设计师。

  慎重聘人

  罗家伦认为,大学校长的首要之举是聘人。

  若以所授课目而论,1934年时专任教授的课目就占到了3/4,这就充分保证了师资队伍的稳定和质量。罗家伦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自白:“聘人是我最留心最慎重的一件事。抚躬自问,不曾把教学地位做过一个人情,纵然因此得罪人也是不管的。”无怪乎教育部长王世杰在回复蒋介石的提问“罗志希很好,为什么有许多人批评他

罗家伦的诗文

庐山歌

近现代罗家伦

霹雳一声天地惊,牯牛蹶起五老峰。
八年战血洗山河,百万倭兵成俘虏。
巍巍乎高哉,莫怪志士争上庐山来。
庐山顶筑受降台!

种松

近现代罗家伦

龙松手植感凄然,待尔参云我白颠。终不羡人种桃李,花开花落是明年。

FACESOHO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