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SOHO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虞炎

南朝齐会稽人。以文学与沈约同为文惠太子所遇,常应对左右。齐高帝建元三年奉命以兼散骑常侍巡行州郡观省风俗。官至骁骑将军。► 4篇诗文

萧璟

萧璟,南北朝时期梁朝兰陵人,梁帝之玄孙,梁明帝萧岿之子。南朝梁国封萧璟为临海王。 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欲废除西梁政权,派遣崔弘度率军前往江陵,义兴王萧瓛、安平王萧岩投奔陈朝,西梁后主萧琮与萧璟及其他西梁宗室、官吏被带往长安。入隋后,萧璟历任朝请大夫、尚衣奉御等官职。武德年间为黄门侍郎,累转秘书监,封兰陵县公。贞观年间卒,赠礼部尚书。► 1篇诗文

陆罩

南朝梁吴郡吴人,字洞元。陆杲子。少笃于学,博览群籍,善属文,简文帝居藩时,为记室参军,撰帝集序。稍迁太子中庶子,礼遇甚厚。武帝大同七年以母老,辞官去。母终,复仕,位终光禄卿。► 4篇诗文

王僧孺

南北朝: 王僧孺 nán běi cháo : wáng sēng rú 王僧孺(465—522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梁文学家、书法家,兼善谱牒之学。  王僧孺祖上,为南徙的王姓望族,从魏至晋历世显奕。可是到了王僧孺的父亲王延年,家道中落,生活清苦。为了维持生计,王僧孺的母亲不得不“鬻纱以自业”,王僧孺也不得不“佣书以养母”(《南史》本传)。王延年在世的时候,王僧孺五岁就开始读书,6岁就能写文章。王延年的逝去,王僧孺虽然失去了场屋之学和严师训练的条件,但他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排除窘迫生活的侵扰,边抄书边诵习,从而不仅使他博览了三坟五典、五经六艺,还旁涉多种杂家著作,为成为一个渊博的学者奠定了基础。之后的整理《百家谱》,撰成的《十八州谱》、《东南谱》均有赖于此► 0篇诗文

王晏

(?—497)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休默,一字士彦。起家宋临贺王国常侍。历诸王属官。后为萧颐(齐武帝)记室,掌军旅书翰,参议机密。入齐,为太子中庶子。齐武帝即位,官至吏部尚书,位任亲重。武帝死,萧鸾(齐明帝)谋废立,晏有佐命功,转尚书令。明帝立,进号骠骑大将军,领太子少傅,封曲江县公。事多专决,内外要职,每与上争用人。言论常非武帝故事,遭帝疑忌,被杀。► 1篇诗文

吴迈远

吴迈远(?-474)南朝宋诗人。曾被宋明帝刘召见,但未获赏识。宋末,桂阳王刘休范背叛朝廷。他曾为休范起草檄文,宋元徽二年。坐桂阳之乱诛死。代表作品有《长相思》、《长别离》等。所做乐府诗作男女赠答之辞,往往辞巧意新,宛转华丽。诗风质朴。吴迈远是南朝宋诗人,属于元嘉体到永明体过渡时期的作家。刘宋一代,虽然未能形成像后来齐、梁时代那样大规模的以皇室成员为中心的文学集团,但向后者过渡的痕迹已较为明显。宋武帝刘裕就经常诏命并亲自主持文士宴集赋诗,《宋书》及《南史》多有记载。► 12篇诗文

曹景宗

曹景宗(457年-508年9月12日),字子震,新野(今河南境内)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刘宋征虏将军曹欣之之子。曹景宗幼善骑射,好猎,少以胆勇闻。天监七年(508年),曹景宗出任侍中、中卫将军、江州刺史,于赴任途中病逝,年五十二。追赠征北将军、雍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壮”。► 1篇诗文

刘裕

南北朝: 刘裕 nán běi cháo : liú yù 刘裕 刘宋初代皇帝 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 字德舆 小名寄奴 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 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改革家 军事家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420年-422年在位) 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 刘裕自幼家贫 初为北府军将领 自隆安三年(399年)后 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 消灭桓楚 西蜀 卢循 刘毅 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 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对外消灭南燕 后秦等国 降服仇池 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 收复淮北 山东 河南 关中等地 光复洛阳 长安两都 即位后 又派兵南征林邑国 使其全境归附 永初元年(420年) 刘裕代晋自立 定都建康 国号“宋” 执政期间 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 集权中央 抑制豪强兼并 实施土断 整顿吏治 重用寒门 发展生产 轻徭薄赋 废除苛法 亲自听讼 振兴教育 策试诸州郡秀才 举善旌贤 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 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 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 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 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 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 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 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明人李贽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 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永初三年 422年 刘裕计划出征北魏 尚未出兵 便因病逝世 终年六十岁 庙号高祖 谥号武皇帝 葬于初宁陵 著有《兵法要略》一卷 今已亡佚► 0篇诗文

章作霖

江从简(?—548)字不详,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出身官宦之家,光禄大夫江革次子,江德藻之弟。少有文性,年十七,着《采荷词》以刺何敬容,为当时所赏。历官司徒从事中郎。侯景之乱,为任约所害。子兼,叩头流血,乞代父命,以身蔽刃,遂俱见杀。时人莫不痛之。► 1篇诗文

刘之遴

(477—548)南朝梁南阳涅阳人,字思贞。刘虬子。少能属文,为沈约、任昉所重。起家宁朔主簿,辟为太学博士。博览群书,曾校《汉书》,释《左传》。历都官尚书、太常卿。侯景乱,避难还乡,湘东王萧绎嫉其才学,密送药杀之。有文集五十卷。► 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