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清(1904.12.26-1957.8.31),江苏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人,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1926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曾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与朱自清合称“清华双清”。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浦江清文录》、《屈原》、《祖国十二诗人》(合作)、《杜甫诗选注》(合作)、《八仙考》、《逍遥游之话》、《花蕊夫人宫词考证》、《词的讲解若干篇》、《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主编《朱自清全集》等。曾任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辑,《国文月刊》创办人之一。► 11篇诗文
1926年毕业,经吴宓推荐,到清华国学研究院任陈寅恪助教,研究西方的“东方学”文献,精通英、日、俄、法、德、拉丁等多门外语。为考订佛经,学习梵文,曾编写《梵文文法》。为弘扬祖国民族文化,学习满洲文,在侪辈中以学识渊博著称。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任助教、讲师,讲授中国文学史,课余潜心研究中国古籍,并在《大公报》文学副刊上经常撰文,曾代吴宓任该副刊主编1年。1933年与冯友兰同赴意大利、法国、英国游学,在伦敦博物馆抄录敦煌手卷,阅读东方考古学书籍。1934年回清华大学任教。“八一三”事变后,避难在松江乡下。1937年10月任长沙临时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1938年任西南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