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崧(1841—1903),字维卿,广西灌阳人。同治四年(1865 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吏部主事。光绪八年(1882年),法越事起,自请出关赴越南招刘永福黑旗军。次年,抵越南保胜,劝刘永福内附。以功赏四品卿衔,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令其募勇入关,编立四营,号景字军,入越参加抗法斗争。中法战争结束后,率军回国。以功“赏花翎,赐号迦春巴图鲁,晋二品秩,除福建台湾道”。光绪十七年(1891年)迁布政使。二十年,署理台湾巡抚。► 9篇诗文
唐景崧同治四年(1865)进士,接吏部候补主事,任小京官18年,郁郁不得志。光绪八年(1882)法国侵略越南北圻。上折言越事,自请赴越南联络黑旗军抗法。奔走于顺化、保胜、山西、北宁间,为刘永福策谋。团结各方抗法,参与河内、山西两战。1884年冬,得粤督张之洞支持,成立景军,开赴西线和滇军围攻宣光,不克。中法战争后调福建台湾道,旋升台湾布政使,署理台湾巡抚。1895年清朝割弃台湾,台湾军民成立民主国,推唐为大总统领导抗日。当日军登陆台北,唐便携款内渡,颇受时论指责。此后回桂林闲居,不再出仕。
1897年支持康有为来桂林开展维新运动。
1899年受
自请抗法
唐景崧(1841—1903),字维卿,桂林灌阳县人,清代同治四年(1865)进士,在皇帝主持之朝考中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有如今天的见习生。三年后经考试派往吏部任候补主事。唐景崧在此打杂15年,加上3年庶吉士共18年,对从小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他,总想寻机闯荡一番惊天动地之事业。与唐景崧家乡广西毗邻的越南是中国的藩属国。法国早就对越南存觊觎之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逐步将越南南方变成了它的殖民地。法国人对此还不满足,1882年4月间再次占领河内,其目标就是打开通向中国的陆路通道。清政府完全清楚法国占领越南北部后的危险,但在战火尚未燃烧到本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