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绍桢,1861-1936。广东番禺人。徐达十四世孙。绍桢清末曾任江西常备军统领、苏淞镇总兵、江北提督等职。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被推为江浙联军总司令。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设直隶于大总统的南京卫戍总督,徐绍桢受命任之,负责南京卫戍及治安。此后,历任参政院参政、广州卫戍总司令、孙中山总统府秘书长、大本营参谋长、广东省省长、临时参政院参政等职。后移居上海。有《学寿堂丛书》。► 1篇诗文
徐绍桢,字固卿。广东番禺(今属广州市)人。幼承家学,刻苦勤读,通汉宋儒学,精研熟记近代新战术及各国军制、军学、军器。光绪六年(1880),在广西怀远县任职。光绪二十年,中光绪甲午科广东乡试举人。旋为广西藩署幕僚,嗣后历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江西常备军统领,广东全省营务处总办,苏淞镇总兵和江北提督。
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在全国编练新军,徐绍桢奉派至日本考察军事。两年后调任两江总督衙门兵备处总办,负责编练新军。他倡行征兵制,征集各地有文化的健壮青年严加训练。光绪三十一年,新军第九镇成立,徐任第九镇统制。他制订新军编制章程及典范令学,为各镇仿效。
191
徐绍桢从小刻苦读书,广泛涉猎中学、西学,尤好军事。1880年,不到20岁的他便赴广西怀远县任职。
光绪二十年(1894年),徐绍桢甲午科广东乡试中举人,后提为广西藩署幕僚,江西常备军统领,福建武备学堂总办,之后官途一帆风顺。1902年,清政府派徐绍桢前往日本考察军事。两年后,受李兴锐提拔,被任命为两江总督衙门兵备处总办,负责编练新军。1905年,新军第九镇成立,徐绍桢为第九镇统制。他重视新军官兵的思想文化教育,力求打造一支文武兼备的军队。1907年,任新建陆军第九镇统制,驻军江宁城关。奏请创建征兵制,吸收知识青年加入新军。在这种风气下,新军官兵柏文蔚、赵声、熊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