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琦(1862—1918),字杏城,清同治元年 (1862年)生于淮安府山阳县,杨士骧之弟。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报捐道员。十一年,捐指直隶试用,10余年一直总办关内外铁路事宜。民国7年,杨士琦伴随袁世凯破灭2年已久的“皇帝梦”,于郁郁不得“志”中,结束其一生。► 3篇诗文
杨士琦(1862—1918),字杏城,清同治元年 (1862年)生于淮安府山阳县,杨士骧之弟。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报捐道员。十一年,捐指直隶试用,10余年一直总办关内外铁路事宜。
光绪二十五年,杨为两广总督李鸿章重用,与兄士骧同赴广州效命。后李迁北洋大臣,而兄弟同回北京参预机密,双双青云于北京幕府。此间,与庆亲王奕劻及袁世凯过往甚厚。翌年,曾上书袁世凯请求镇压义和团运动,并担任李鸿章与八国联军议和中的联络员。光绪二十七年,李死后,杨转身投靠袁世凯,任洋务总文案献,成为袁“运动亲贵,掌握政权”的马前卒,持续十数年受宠不衰,被袁视为心腹,且素称“智囊”。
杨士琦(1862—1918),字杏城,泗州人(今江苏盱眙),出身大官僚家庭,为李鸿章、袁世凯的重要部属。在袁世凯许多重大政治活动中都曾出谋划策。后担任了民国熊希龄内阁的交通总长。1903年1月,袁世凯派杨士琦到上海为帮办电政大臣兼轮船招商局总理。杨士琦上任伊始,便拟定《章程十条》,吹捧“官督商办,已着成效”,章程强调北洋大臣(即袁世凯)在该局拥有巨大权力,封建性十分突出。杨士琦还秉承袁世凯的旨令,在招商局发行直隶公债,从经济上对该局进行变相剥夺,给招商局的经营与管理造成严重影响。1913年6月,招商局重选董事会,杨士琦在袁世凯的支持下与盛宣怀等9人一起当选为董事,并在股东常会上当选为
莺莺燕燕,惜惜怜怜,得少佳趣。百计留春,只留春不住。
一刻千金钟未晓,桃花潭水深如许。最难堪,把番风廿四,从头来数。
试看那河梁日暮。南浦波长,心事谁语。送也无聊,送了更无情绪。
江山红篱婪尾草,天涯绿野成阴术。问东君,到明年、相逢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