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SOHO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张廷玉

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12篇诗文

人物轶事

退名画

  张廷玉笃爱长子张若霭。张若霭少年登科,书画皆精妙,尤善鉴赏。一日,张廷玉到一属官家,看到一幅名人山水画,十分欣赏,回家后,便在其子面前对那幅画大加赞赏。其子误以为父亲很想得到这幅画,于是擅自从那位官员家把画要来,挂于书房。张廷玉晚上归来见到了这幅画,大惊失色,责骂儿子:“我无介溪之才,汝有东楼之好矣。”意思说,你怎么随便夺人之好呢?其子跪着向父亲谢罪,旋即将画归还其主,张廷玉这才作罢。

驭吏之严

  张廷玉性情宽厚,而驾驭官员特别严厉。他主管吏部时,知道有一个老奸巨猾的官吏张某,人称张老虎。此人一贯舞文弄法,中央和地方的官员经常

家庭成员

长辈

  父亲张英,清代康熙年间官员,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平辈

妻子

  姚氏,麻溪姚文然第六女,是张廷玉外公姚孙森的族孙女。

妾室

  吴氏,金陵人。

  李氏,常熟人。

  蔡氏,桐城人。

  施氏,顺天人。

  吴氏,桐城人。

子辈

儿子

  张若溎,历任兵部主事、员外郎中、御史、刑部侍郎、左都御吏等职。

  张若霭,袭封伯爵,历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

人物成就

整治吏治

  康熙末年,吏治松弛铨政不清,张廷玉时任吏部左侍郎,坚决摒除请托行贿之风,并严惩了奸胥滑吏并顶住各方压力严惩了吏部舞文弄法的蠧吏“张老虎”,被时人成为“伏虎侍郎”。

文章之事

  张廷玉为军机大臣时,“西北两路用兵,内直自朝至暮,间有一二鼓者”。八、九年间,雍正身体不好,“凡有密旨,悉以谕之” 。由于撰写谕旨的需要,雍正每天召见张廷玉多达十几次。 雍正即位第一年,张廷玉即升为礼部尚书,后又长期担任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可是他在雍正朝所做的主要工作,又确确实实是这些文字工作。就连雍正本人,也认为张廷玉的作用是“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

生平

初入仕途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出生于北京城。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十六岁的张廷玉准备参加会试,但因张英(其父)奉命为总裁官而回避不试。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张廷玉的夫人姚氏离世,父亲张英登上相位。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张廷玉授翰林院检讨。开始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月,入值南书房。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后,多次随康熙南

张廷玉的诗文

题渔乐图

清代张廷玉

秋江渺渺无津涯,江边渔父船为家。往返何知路远近,一帆明月依芦花。

清晨举网西风里,网得长鱼满船喜。儿能炊火妇烹鲜,邻叟还贻新酝美。

陆鲁望,张志和,朝朝诗思在烟波。吾曹不解工吟咏,醉唱羲皇《网罟歌》。

杂兴 其三

清代张廷玉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三复老子言,可知立身术。

譬彼草木微,春华秋始实。气候苟不完,累累安可必。

寄语功名人,进取休太疾。早荣亦早枯,易得还易失。

默识乘除机,处满须防溢。

杂兴 其二

清代张廷玉

我闻昔人言,苛政猛如虎。又诵《魏风》篇,硕鼠况贪取。

嗟哉牧民人,煌煌绾圭组。乃以父母称,而为众所苦。

驺虞有仁心,麟趾中规矩。蔼然太和气,千载如可睹。

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

FACESOHO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