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七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野人何以傲游子,流水声中把道书。拈向河梁岂无意,清时巢许不岩居。
题画七首 其二
桃溪柳陌转山椒,古木苍藤自六朝。是处诛茆可容易,每乘春涨弄轻桡。
题画七首 其三
雪柏霜松不记年,从教千尺郁参天。迩来灌莽丰茸甚,画史难回造化权。
题画七首 其四
溪藤十万写烟峰,犹在齐州数点中。海外即今多纸贵,可能身是夜郎雄。
题画七首 其五
花竹蒙茸野水纡,閒弹别鹤试游鱼。经春自领湖山长,可奉东皇只尺书。
题画七首 其六
风轩水槛压春流,一带平冈草木稠。心喜应门差解意,只容渔父得相求。
题画七首 其七
青山白社梦归时,可但前身是画师。记得西陵烟雨后,最堪图取大苏诗。
任丘道中观保甲法成口号寄王任仲明府
似将金甲寄春农,阡陌军容细柳同。如此四郊歌渡虎,肯令三辅有飞鸿。
茂州道中
春晚花飞欲尽时,轮蹄争凑药王祠。不知扁鹊游燕日,肯信人间俗可医。
昭君村
北使迎亲奉诏书,锦车从此换穹庐。交河衰草随愁尽,岂是婵娟堕地初。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