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京三首 其二
唐代: 杜甫
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
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叨逢罪己日,沾洒望青霄。
又上后园山脚
唐代: 杜甫
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
朱崖著毫发,碧海吹衣裳。蓐收困用事,玄冥蔚强梁。
逝水自朝宗,镇名各其方。平原独憔悴,农力废耕桑。
非关风露凋,曾是戍役伤。于时国用富,足以守边疆。
朝廷任猛将,远夺戎虏场。到今事反覆,故老泪万行。
龟蒙不复见,况乃怀旧乡。肺萎属久战,骨出热中肠。
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瘴毒猿鸟落,峡干南日黄。
秋风亦已起,江汉始如汤。登高欲有往,荡析川无梁。
哀彼远征人,去家死路旁。不及祖父茔,累累冢相当。
遣兴五首 其五
唐代: 杜甫
吾怜孟浩然,裋褐即长夜。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
清江空旧鱼,春雨馀甘蔗。每望东南云,令人几悲吒。
熟食日示宗文、宗武
唐代: 杜甫
消渴游江汉,羁栖尚甲兵。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
松柏邛山路,风花白帝城。汝曹催我老,回首泪纵横。
驱竖子摘苍耳(即卷耳)
唐代: 杜甫
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犹剧。畦丁告劳苦,无以供日夕。
蓬莠独不焦,野蔬暗泉石。卷耳况疗风,童儿且时摘。
侵星驱之去,烂熳任远适。放筐亭午际,洗剥相蒙幂。
登床半生熟,下箸还小益。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
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籺窄。饱食复何心,荒哉膏粱客。
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寄语恶少年,黄金且休掷。
峡隘
唐代: 杜甫
闻说江陵府,云沙静眇然。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
水有远湖树,人今何处船。青山各在眼,却望峡中天。
遣遇
唐代: 杜甫
磐折辞主人,开帆驾洪涛。
春水满南国,朱崖云日高。
舟子废寝食,飘风争所操。
我行匪利涉,谢尔从者劳。
石间采蕨女,鬻市输官曹。
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
闻见事略同,刻剥及锥刀。
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
索钱多门户,丧乱纷嗷嗷。
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
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缊袍。
雨过苏端(端置酒)
唐代: 杜甫
鸡鸣风雨交,久旱云亦好。杖藜入春泥,无食起我早。
诸家忆所历,一饭迹便扫。苏侯得数过,欢喜每倾倒。
也复可怜人,呼儿具梨枣。浊醪必在眼,尽醉摅怀抱。
红稠屋角花,碧委墙隅草。亲宾纵谈谑,喧闹畏衰老。
况蒙霈泽垂,粮粒或自保。妻孥隔军垒,拨弃不拟道。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FACESOHO知行者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