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江水东南走,三十六峰列目有。千年龙卧石潭中,涛声时时作龙吼。
崇祠曾祀范长生,神勇我怀秦太守。太守昔日驱神功,风声雨声随左右。
三尺剑掣电光红,蛟螭遁迹潜渊薮。洪澜浡潏怒涛平,金绳铁索沈锁钮。
妖氛一扫美利兴,疏凿二江灌万亩。功施赫濯几千秋,自秦至今孰与偶。
我闻导江九月天,霜寒水落石如斗。波澜不起老龙眠,时隐时见浮潭口。
珠蛤琼蚌辉其前,锦鲤云螺纷于后。金鳞闪烁鲜且明,宛然见尾不见首。
吁嗟乎,长蛟可断支祁巢,竹帛煌煌歌夏后。斗牛沈犀迹已陈,磊落奇功同不朽。
试看高观白云飞,日暮骊珠光出陡。
沙碛星罗鱼复浦,阴阳互宅惊风雨。下营陈法列棋盘,土垒浮云亘今古。
呜呼八阵皆模糊,弥牟突见当头图。土城四门渐磨灭,六十有四魁森如。
魁方一丈大如石,累累屹立高三尺。两阵对若山排闼,百廿八魁分阖辟。
天地冲轴风云起,鸟虎龙蛇纷战垒。忆昔先生运奇谋,七擒七纵由腕底。
黑幡白羽摽纶巾,六十虎贲相逦迤。纵横上下定指麾,截若鸿沟画疆理。
出没变幻本无常,倏离倏合生神光。天生王佐秘神授,运筹无殊孙与姜。
隆中高卧劳三顾,慷慨激烈报知遇。千秋遗恨失吞吴,稚子关前空棋布。
至今陈迹伴沙鸥,落日犹照弥牟渡。
宋代蜀中地,形胜钓鱼山。雄师临十万,一夫足当关。
卓哉余宣抚,守土当时艰。招贤用奇策,筑垒诸砦间。
自昔燕云失,汴梁困力孱。五国城边路,辛苦寄金环。
韩岳劳战伐,不奉二圣还。暂驻西湖跸,半壁送潺湲。
矧兹东南首,中兴期朝班。毳帐归沙漠,铁马却完颜。
水绝赪尾在,袅袅竹竿闲。鹢舟瞿塘上,鸟道剑阁攀。
南诏剑花拂,西征弓月弯。据险依古法,用智犹转圜。
琎璞本高隐,画堙犹斓斑。士为知己用,胡乃终群蛮。
昔闻紫气来东方,望气知过李伯阳。伯阳千载呼不起,长留遗像锦水傍。
高台百尺烟缥渺,灼灼光彩生青羊。呜呼青羊今渺矣,何来神物腾辉光。
耀如金人之屹立,矫如玉马之腾骧。静如铜乌栖且止,健如铜雀将翱翔。
非为红羊入浩劫,阅历世界观沧桑。又非仙家故叱石,空山游牧鞭星霜。
妙手不知何年铸,从此仙宇增辉煌。君不见百花潭畔水沧浪,年年花市郁芬芳。
瞻图时下琳宫拜,手盥薇露供瓣香。
洪锡爵(1839—1904),字桐云,一字尊彝,四川华阳县人(今成都)。以孝行召为司奏牍,同治癸卯、光绪乙亥两科均入内帘分校,称得士。权庆城县篆,期满回省办牙厘局文案九年,又权兴山县事,期满回省复入牙厘局十五年,榷安陆船局十六年。光绪二十一年,权广济县事。二十二年,授宣恩县。二十八年调授黄冈县,卒于宜昌旅馆。锡爵在任上,多有清匪赈灾之举,有政声。著有《双翯馆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