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景彝正月十四
宋代: 梅尧臣
灯光暖热夜催春,天半楼开饮近臣。驰道横头起山岳,露台周匝簇朱轮。
隔帘艳色多相照,下马轻豪各竞新。我已暮年殊趣向,浓油一盏桉边身。
幽庙
宋代: 梅尧臣
老狐依丛祠,妖横起百怪。
巢枭助鸣声,穴兔资狡狯。
巫绐神灵言,俗奏饮食拜。
三年空祷祈,万疾无愈差。
膻臊日已炽,疑畏谁敢懈。
近者勇丈夫,发揭窟乃坏。
始时惊其狂,今尽喜其快。
尨茸毛尚存,独使尾徒大。
庙貌更一新,愿以邪为戒。
夏侯彦济武陟主簿
宋代: 梅尧臣
怀县曾余往,风谣为尔知。
寒先太行近,润接大河卑。
宾酒栽公秫,晨羹翦露葵。
簿书行正委,何似布衣时。
送罗职方知秀州
宋代: 梅尧臣
陆云尝夸千里莼,便轻羊酪同埃尘。
君今得郡正千里,已患无羊厌此珍。
乃知南北各所乐,乘舟不如乘马恶。
水边不见秦罗敷,纵有西施肌肉薄。
使君事事未称意,绿水芙蓉定何若。
伤骥
宋代: 梅尧臣
驽骥同一輈,迟速能几里。
当其被问时,举策数耳耳。
驰骋心独存,压抑头不起。
空传八骏名,未遇穆天子。
河南受代前一日希深示诗
宋代: 梅尧臣
我昔在桐乡,伊人颇欣戴。
今来佐洛南,事事为时背。
自愧居下流,无能谢前辈。
固乏横草功,当蒙及瓜代。
且遗牒诉还,使用吏民爱。
洗眼看旧书,怡然忘宇内。
二十一日同韩持国陈和叔骐骥院遇雪往李廷老
宋代: 梅尧臣
雪游如梨园,风撼梨花落。
骅骝骧首时,杳杳闻天乐。
楼观何参差,仙居倚寥廓。
群朋思饮酒,饮举北斗杓。
公子邀以归,跃马度城郭。
鹄毳拂轻裘,蛟珠乱疏箔。
少年气若虹,屡起鄱阳谑。
壮语士胆开,狂诃僮指愕。
间或美笑言,又或跪酬酢。
或如猿狙跳,或类虎豹攫。
或廋秦客辞,或纵灌夫恶。
杯盂或迁掷,履舄或搀错。
稍看云容披,斜漏日光薄。
驭仆整辔衔,庖人困羹臛。
还家历南市,灯烛已煜爚。
入门见妻孥,未暇问何若。
刘侯据相招,登堂罗绰约。
往往奏清歌,时时更大噱。
江翁唱渭城,嘹唳华亭鹤。
半夜蜘蛛喜,微然见无著。
主人倍欢欣,劝客如倾壑。
我时已大醉,盏至不解却。
还思一日喧,静坐无适莫。
书作异时谈,竹林何愧怍。
陈经秘校之信州幕
宋代: 梅尧臣
东吴海物错,南楚江味多。
家吴而宦彼,风土去几何。
既得风土乐,可赞政治和。
归来识香草,为缀楚人歌。
依韵和张中乐寺丞见赠
宋代: 梅尧臣
朝车走辚辚,暮车走辘辘。
黄埃蔽车轮,赤日烁车屋。
靡论远与近,安问疏与熟。
贤愚各有求,往返相磨毂。
我马不出门,我迹亦以局。
心慕中乐贤,道义闻且宿。
其言清而新,其貌古不俗。
书可到二王,辩可折五鹿。
往见未为劳,定交然後笃。
惠诗何劲敏,对敌射铜镞。
穿杨有旧手,惊雀无全目。
强酬非所当,宜将弓矢速。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FACESOHO知行者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