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武平
宋代: 梅尧臣
来见江南昏,使君咏汀苹。
再看苹叶老,汀畔送归人。
人归多慕恋,遗惠在兹民。
始时绕郊郭,水不通蹄轮。
公来作新塘,直抵吴松垠。
新塘建舆梁,济越脱輈仁。
言度新塘去,随迹如鱼鳞。
从今新塘树,便与蔽芾均。
我虽备僚属,笔舌敢妄陈。
因行录所美,愿与国风振。
杂兴
宋代: 梅尧臣
苦楝树,青鹁鸪。
啄盐土,鸣呜呜。
老鸦衔茶子,争噪落岭隅。
不觉茶满山,渔利入江湖。
盐由鹁鸪起,茶由老鸦趋。
诱以触禁网,二鸟谁与诛。
东家月吐明,西家犬争吠。
月兔在中天,曾何竞窥秽。
姮娥虽夜行,莫比淫奔废。
呶呶篱下音,胡不钤其喙。
夜渔
宋代: 梅尧臣
夜渔归自速,短艇若飞云。
水动月犹白,挐音人不闻。
回身明烛底,抚卷至宵分。
我以此为足,劳劳非尔群。
送制置发运唐子方学士
宋代: 梅尧臣
本以谏诤称,今以财赋用。
所为各有能,何必於兹重。
东南周万里,海陆竭煮种。
敛之为公上,岂是与民共。
民方苦久弊,将缺太平颂。
有利得设施,无不可抑纵。
大都守绳墨,曷异虱处缝。
从来许国心,曾未苟禄俸。
愿无输羡余,终亦归侍从。
书南事
宋代: 梅尧臣
大梁国南门,馹骑方腾趋。
波波一何急,蛮寇围番禺。
番禺本无备,前赖魏大夫。
大夫筑子城,今得守以须。
兵虽不满万,闭壁堪指呼。
老幼转木石,壮健操矛弧。
廪库得以完,日月不易图。
城中旧无井,魏凿安辘轳。
魏由飞语去,不使立外郛。
古称时有待,浅薄皆谓纡。
曲突与烂额,看取报功殊。
苦雨
宋代: 梅尧臣
秋空几旬雨,四海低鹏翮。
昼不见日精,夜不见月魄。
洒尽天汉流,蒸烂女娲石。
涂潦将埋轮,牛马困负轭。
群虫无土蛰,百果就枝坼。
安能诛阴虬,坐使天地辟。
次韵和钱君倚同司马君实二学士见过
宋代: 梅尧臣
府僚忽方驾,乃知决讼余。
大尹不苛察,群吏不牵拘。
尝称二三贤,助治无偏隅。
新晴乘此凉,行行过我居。
何以延君子,唯有满床书。
何以解君颐,淡句无足娱。
何以留尹久,灯烛已照涂。
登车莫言远,驺从美且都。
夹道行人止,按辔宁驰驱。
我老焉所羡,送子立踌躇。
送湖州太守章伯镇
宋代: 梅尧臣
一夜北山云,吹作南湖雨。
南湖迎使君,荷声竞笳鼓。
频年吴境旱,吴侬相聚语。
今日见贤侯,鱼虾亦跳舞。
正月二十四日同江邻几韩持国过师商庙
宋代: 梅尧臣
大梁城西隅,竞传师商庙。
二坟在其傍,枯棘谁往吊。
予尝发梦寐,事已验曩少。
时逾二十春,偶过非素料。
江韩寔并驾,寂默苦同调。
下马共罗拜,惊愚真可笑。
致恭古贤人,且异媚近要。
在昔魏公子,夷门尊隐燿。
终知养松筠,曾不类蒿藋。
我辈颇识公,虚名何所钧。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FACESOHO知行者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