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三十四
近现代: 王冷斋
睢阳大节见遗风,南苑孤军尽守攻。先后捐身差顷刻,千秋奕奕表双忠。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三十五
投笔军前尽荷枪,莘莘学子武维扬。丹心碧血同千古,是好男儿总国殇。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三十六
未辟荆榛蜀道艰,三军进退最相关。果然众志成城易,不让神功擘华山。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三十七
兜牟药物载轻车,感动军心力倍加。履险传书濒九死,急中智计幸无差。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三十八
血洒长空大地间,寒流衰草尽朱殷。忠魂合傍佳人冢,匹马西风泪欲潸。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三十九
与城愧未共存亡,人庆更生我独伤。国步方艰应有待,头身终合向沙场。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四十
延安振臂起高呼,合力前趋愿执殳。万众一心同御敌,山河保障定无虞。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一
雄峙平西拱极城,中原逐鹿几兵争。而今三路纵横过,南北咽喉一宛平。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二
长虹万丈跨卢沟,胜地流传七百秋。桥上睡狮今渐醒,似知匕首己临头。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三
桥边城外满夷氛,嘶马鸣弦一再闻。况是犬牙交伪境,盘根错节费挥斤。
王冷斋
王冷斋(1892—1960),福建闽侯人。1935年冬,任北平市政府参事兼宣传室主任。1937年1月,兼任河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宛平县县长。卢沟桥事变爆发时,与日军据理力争。1946年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时,王冷斋前往东京出庭作证。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文史馆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1960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