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正献公六梅亭
宋代: 文天祥
相府亭前梅六株,四围香影护琴书。
月华犹带玉堂色,风味曾分金鼎馀。
五柳门前空寂寞,三槐堂上竟萧疏。
惟渠不变凌霜操,千古风标只自如。
八拍
宋代: 文天祥
只今年才十六七,风尘荏苒音书绝。
胡骑长驱五六年,弊裘何啻连百结。
愁对寒云雪满山,愁看冀北是长安。
此身未知归定处,漂泊西南天地间。
徐榛第一百三十四
宋代: 文天祥
正将徐榛,温州人。
其父官湖北,榛往省,迷失道,归行府。
后生精练,以笔札典机密,小心可信。
予被执,榛得脱,自惠州来五羊,愿从北行。
扶持患难,备殚忠款。
道病,至丰城死焉。
九拍
宋代: 文天祥
午夜漏声催晓箭,寒尽春生洛阳殿。
汉主山河锦绣中,可惜春光不相见。
自胡之反持干戈,一生抱恨空咨嗟。
我已无家寻弟妹,此身那得更无家。
南极一星朝北斗,每依南斗望京华。
闻鸡
宋代: 文天祥
军中二十日,此夕始闻鸡。
尘暗天街静,沙张海路迷。
铜驼随雨落,铁骑向风嘶。
晓起呼詹尹,何时脱蒺藜。
十拍
宋代: 文天祥
今年腊月冻全消,天涯涕泪一身遥。
诸将亦自军中至,行人弓箭各在腰。
白马嚼啮黄金勒,三尺角弓两斛力。
胡雁翅湿高飞难,一箭正坠双飞翼。
行宫
宋代: 文天祥
怪底秦淮一水长,几多客泪洒斜阳。
江流本是限南北,地气何曾减帝王。
台沼渐荒基历落,莺花犹在意凄凉。
青天毕竟有情否,旧月东来失女墙。
十一拍
宋代: 文天祥
冬至阳生春又来,口虽吟咏心中哀。
长笛谁能乱愁思,呼儿且覆掌杯。
云白山青万馀里,壁立石城横塞起。
至戎小队出郊坰,天寒日暮山谷里。
挽鄢晋步主簿
宋代: 文天祥
此君何坦坦,回首杏园游。
魂魄湘潭去,声名彭泽休。
百年中道短,千里故乡愁。
六子三方幼,遗言可泪流。
十二拍
宋代: 文天祥
洛阳一别四千里,边庭流血成海水。
自经丧乱少睡眠,手脚冻皴皮肉死。
反鏁衡门守环堵,稚子无忧走风雨。
此时与子空归来,喜得与子长夜语。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FACESOHO知行者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