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有奇树
明代: 杨慎
奇树生南国,孤根来远方。隹名谁不爱,植近君子堂。
春风一披拂,花叶何炜煌。上有寄生枝,亦得沾恩光。
桂枝陵寒山,梧桐在高冈。草木非自献,信美非所将。
秋日枕疾 其四
明代: 杨慎
残灯光翳壁,斜月影穿帷。衰鬓难禁日,幽忧不寐时。
棘篱嗥夜犬,茅栋笑寒鸱。展转那堪说,呻吟强作诗。
喜任苍岩至招之饮
明代: 杨慎
还家不落新春后,征棹先逢旧雨前。绣被唤回巫峡梦,锦囊剩有蜀江篇。
垂垂梅蕊犹凝雪,濯濯杨枝欲吐烟。好是玉盘传菜日,共酣金醴媚椒天。
锦缠带
明代: 杨慎
谁家红袖倚江楼。手卷珠帘上玉钩。眼波娇溜满眶秋。
笑抬头。头上花枝颤未休。
双节篇为参戎郭云屏二母
明代: 杨慎
周南摽李兰,卫风咏柏舟。淑闻播三族,苦节传千秋。
郭门有双节,今古与同俦。千金护襁褓,九原安松楸。
保抱自黄口,相依到白头。仍云继阀阅,将星绍箕裘。
天道岂无知,世泽楚水流。丛桂既林森,慈竹还脩脩。
令伯陈情表,惓惓思报刘。圣代倚长城,岂容归林丘。
不日丝与纶,封章下冕旒。我歌双节篇,石室他年收。
帝释山
明代: 杨慎
帝释山头云满溪,东庵飞雨西庵泥。碧潭照眼石鲸动,翠微当面林莺啼。
濛濛香雾花层湿,漠漠生烟树点齐。傍险银鞍应未怯,玉壶清酒为君携。
寄李心山侍御
明代: 杨慎
扁舟暮倚荻花丛,灯影皤然照一翁。明月此时千里隔,清吟昨夜一樽同。
人生南北真岐路,客计飘飖是转蓬。陇驿寄梅曾到否,年光又逐斗杓东。
临江仙 四会柬亩
明代: 杨慎
高宴诸侯张乐地,锦堂华烛蟠烟。当筵歌舞假婵娟。
病吟终少味,老醉不成颠。
高隐无言应念我,白头奔走山川。熏梅染柳又催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寄张季文
明代: 杨慎
美人别我岁几华,碧草五见生天涯。东风东来飘锦字,忽如青天披云霞。
往年君向秣陵去,海梦横分溧阳树。今年君自滇池还,风光又隔点苍山。
佳期不得同携手,惆怅令人青鬓斑。
泛浪穹海子
明代: 杨慎
峰头才见一泓幽,沙尾惊看四岸浮。沅水罗文堪并色,嘉陵石黛迥添愁。
秦源欲问桃花渡,楚望浑迷杜若州。亦有沧浪旧歌曲,晚来乘兴更扁舟。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FACESOHO知行者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