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民三万家,四边湖海绕。家家勤穑事,市井商游少。
荐岁逢水沴,饥劳何扰扰。我来忝抚字,见此心如捣。
去秋仅有年,膏田尚停潦。今幸风雨调,皆话天时好。
春喜鹊巢低,夏更蝉声早。秧船拿参差,葑岸萦回缭。
艺插暮更急,车响转清晓。纺筥犹挂壁,何暇张鱼鸟。
我时行近郊,小艇穿萍藻。渚长葭薍深,野沃?稏倒。
孺子远饷归,閒暇颜色饱。预喜省敲笞,租赋可时了。
归来轩馆静,旷荡盈怀抱。衙退人吏散,庭庑阒窈窈。
露筱映孤亭,风荷动幽沼。置身木雁间,兹焉愿终老。
颠蹶走荣利,况余拙非巧。鲈脍饭紫芒,鹅脂酒清醥。
怅然怀友生,虚斋为谁扫。
曲池秋水平,虚碧杳澄净。有鰋从何来,潜据久已横。
鼓鬣作波浪,晴景占蘋荇。贪吞无遗鳞,多折脩荷柄。
西轩因纳凉,绕步恣哦咏。时逢横水面,气意殊豪劲。
向非神守严,雨雾寻飞迸。不揆入江海,且与蛟螭竞。
暇日呼罟师,搜摝穷泥泞。泼剌出数尺,怒跳何健轻。
状丑足涎沫,刀几嫌腥硬。遣童放西泽,不死傥知倖。
犹虑持私烹,诚嘱烦言令。去去避钩网,再获谁尔诤。
遂取群小鲜,投中使沿泳。上游若浮空,众沈疑落阱。
队行有孤出,如嫡从诸媵。忽散何所惊,两合成相迎。
衔尾既竞速,依蒲亦少定。庄濠念逍遥,严溪思隐行。
聊以贻后人,持竿助閒兴。
泽国气温湿,暑候尤郁蒸。矧更并江海,霖霪久相仍。
沉阴不暂解,云雾常昏凝。蛾蝶败禾麦,鳅鳣占田塍。
菌本出床脚,藓痕粘杖藤。蜗蚓离窍窦,伸缩殊自矜。
蛙黾聒昼夜,耳惯犹愁憎。漫水接河汉,宁复分淄渑。
暑弱为寒冒,阳微遭阴凌。震雷寂不发,凄风时暴兴。
孰此宰四序,令烦无威棱。将由列缺惰,何处閒曲肱。
飞廉独掀扑,公尔作阴朋。共力起波浪,势且襄冈陵。
涉古考经说,助阳义有凭。古典救日法,于社萦朱绳。
置麾伐五鼓,消慝使勿胜。庶几灾沴革,幸获忻谷登。
幽斋窗户闇,懵瞀思不澄。有如坐盎缶,巾羃施层层。
疚心忝抚字,搔首徒鬅鬙。安得昏霾辟,坐见白日升。
芳园夏景初,茂树成帷幄。幽亭鲜人到,群雀宅檐桷。
飞集得所安,朋噪声何乐。幸无弹弋虞,复免鹰鹯捉。
入水时尚赊,孳育日以数。啄场徒耗粟,穿屋皆有角。
属我厌歊蒸,来居屏纷浊。置榻开小窗,当轩挂疏箔。
莫肯少畏避,竟来斗纷魄。争粒时聚喧,夺栖或相抟。
谁命为嘉宾,轻率可无怍。主人不尔堪,尽逐归蓬藿。
刘郎阮郎丹箓客,桃花源中有旧宅。閒寻流水过碧溪,忽闻鸡犬见人迹。
琼台瑶榭知何所,紫云深处开珠户。鹤驾龙軿綵仗来,鸾歌凤舞霞觞举。
世缘未断尘心狂,苦厌仙家日月长。洞门一闭恍如梦,归路古木何荒凉。
水为都,云为庐,芙蓉帐,清盖车,霜裾雪襟素襜襦。
秋空清,秋雨晴,弋者不来渔翁去,孤翘群泳芦花汀。
往来东浦何容与,莫爱稻粱过西渚。渔翁布罗满葭下,潜教媒子来呼汝。
罥丝漠漠不可见,羽翰一挂脱不去。汝挂罗,媒子喜,更笑汝愚落他计。
崇轩华盖为谁子,高阁朱扉为谁第。孟公君卿善请谒,少叔王孙有权势。
凭凌豪气务相倾,晚日署门复谁恚。君不见隆中草庐客,阳里席门居。
敛翼蓬蒿下,萧条意自如。触罗向稻梁,肯随黄口雏。
将军三降顾,真主六用谟。岂由趋逐交游得,壮心自与功名俱。
层台复道盘盘斜,马头冷光摇玉花。曲葆翩翩映红日,綵旗苒苒舒晴霞。
铿钟考鼓台上宴,花间楼榭层层见。香雾低濛烂不收,觥筹随酒东西转。
山衔半日王未醉,桂花蟾露滴浓翠。鼕鼕满板敲金丸,千娥攒碧台门闭。
古铜青涩对秋晓,王乐不极将如老。孟尝坟上牧童歌,千岁空台长荒草。
土花愁碧古甬平,阴夜鬼荧光扰扰。
黄鹤飞来兮,越沧海之无垠,标格孤高谁与群。风前清啸欲命侣,凝神翘立如含嚬。
鹰鹯独矜觜爪利,燕雀止为腥膻驯。扃笼犹负语言巧,堕羽直为依襟珍。
杳杳水云上,亦有网罗屯。黄鹤飞去兮,汝无恋此扰扰之尘寰。
冲丹霄兮凌紫烟,行啄秀芝咽醴泉。静栖琪树金羽丽,閒舞瑶池菊裳鲜。
鹓群凤侣久相待,休随燕雀陪鹰鹯。
有儒落落何为者,策驴晓到吾门下。凤标高古气深淳,询之乃是陶唐民。
并汾形胜太行麓,西距潼关大河曲。春秋战国汉晋史,所书义勇雄侠士。
多出三晋与秦燕,古云气俗禀之然。我颅儒冠腰博带,躯干不如脑腑大。
曾游两河望王屋,不到并州心不足。喜君历历说其乡,引我心飞过太行。
因爱其乡爱其人,已重其人重其文。文比玉溪既高爽,诗比玉川仍清新。
胡君不但歌诗好,又工画笔名精妙。画牛百年鼻不乾,浙东独有戴巡官。
胡君不肯居戴后,自署名为画牛叟。忽摧两幅教余看,回首故园心恋恋。
我家一廛寄淮汭,往曾亲把枯犁尾。月下歌商叩牛角,雨里寻春坐牛背。
长来提剑事羁游,虚名役我荒西畴。见君画得牛如活,却忆烟蓑淮汭秋。
胡君胡君君贤者,画得信奇宜少画。勿令画价闻于人,掩君诗价兼文价。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