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词牌名,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另有四十一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的变体。代表作有苏轼《点绛唇·红杏飘香》等。
点绛唇
清代:孙云鹤
一幅轻帆,白萍香里西风满。洞庭秋晚。木落山容浅。
隔浦人家,望处炊烟断。斜阳转。落霞孤雁。归梦潇湘远。
点绛唇 夹竹桃
清代:严既澄
暖梦娇酣,绛云簇簇窥帘笑。靓妆沈悄,新与蝉声绕。
鼓舞春心,更缀琼多少。供凭吊。闹红飘老。人面分残照。
点绛唇 春晚有感
近现代:林庚白
重叠心情,四年更比三年紧。爱憎悲悯。并作心头刃。
点绛唇(葛守坐上出此词,道思归之意,走笔次其韵)
宋代:周必大
宋代:王安礼
点绛唇 草
酥雨匀来,萋萋先遍江南地。杏花风细。漠漠和烟翠。
燕子归来,休向高楼倚。斜阳里。天涯无际。离恨年年起。
点绛唇 杨花
啼老莺声,乱飘晴雪无人径。小阑闲凭。扑袖东风冷。
冉冉濛濛,昼永垂帘静。慵难整。雨馀烟暝。一片春愁影。
近现代:傅熊湘
翠歇红销,高楼尽日伤凝睇。云山无际。天远迷烟水。
点绛唇 与潘左阶夜话
近现代:邓嘉缜
门巷愔愔,闲云只合山中住。客怀休诉。略约风前絮。
清代:谈印梅
点点杨花,东风乱搅离心碎。罗衣香腻。多少分襟泪。
双燕归时,特地愁无际。空凝睇。绿芜春水,长共人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