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词牌名,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另有四十一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的变体。代表作有苏轼《点绛唇·红杏飘香》等。
点绛唇
清代:孙云鹤
黄鹤楼头,塞鸿声里清秋暮。水边归路。人立斜阳渡。
十二屏山,有个人凝伫。知何处。暝烟残雾。几点潇湘树。
近现代:吕惠如
暝入高楼,西风又送砧声暮。断鸿来去。云暗江天路。
清代:严既澄
剪剪西风,为人吹冷心头血。旧驩难掇,休对窥帘月。
俯仰生平,一夜肠千结。愁时节。便成芳梦,梦里仍呜咽。
宋代:宋自道
点绛唇 晚泛
欸乃声来,一行惊起冲波鹭。柳边柔橹。落日人争渡。
水色山光,载得归南浦。天将暮。残钟何处。却指烟中树。
点绛唇 小阁
清代:黄永
夏日方长,科头羽扇频来往。小亭幽敞。茶沸松风响。
隔岸垂杨,对坐黄鹂讲。还堪赏。帘钩初上。欸乃渔翁桨。
点绛唇·山雨初晴
点绛唇 同浩然赏崔白梅竹图
宋代:蔡松年
杏子寒轻,西楼人怯慵梳掠。钗头金雀。斗草还输却。
红袖花前,扶上秋千索。闻清角。灯残月落。蓦地思量著。
村杵声寒,乡关梦断三更过。纸窗风破。一点残灯堕。
静院无人,独自开帘坐。重门锁。梅花和我。对月成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