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高阳台

《高阳台》,词牌名,调名取自宋玉《高唐赋》,楚怀王游高唐,倦而昼寝,梦巫山神女前来,称愿荐枕席。临行时,又自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又名《庆春泽》。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于两结三字豆处增叶一韵者。

典范词作12/32页

高阳台 其二

清代程颂万

殢雨篷心,弹潮舵尾,春江断送兰桡。冷浸鱼天,一枝凉月吟箫。

返魂新柳夸三绝,做颦眉、泪眼蛮腰。系湾头,纵有他生,不似虹桥。

当初唤玉帘衣瞥,已心心心上,长遍愁苗。镜海颓廊,居然有个鹦招。

过头风浪年时事,待萍鸥、送上离潮。怕横江,万斛诗愁,酒薄难消。

高阳台

清代袁毓卿

细雨催花,嫩寒锁梦,醒来还带馀酲。倦试单衣,那堪又近清明。

云屏寂寞秋千冷,早啼残、窗外流莺。怕梁间,燕子归来,蹴损红英。

愔愔天气昏昏过,正枌榆社散,烽火心惊。赋到江南,谁怜萧瑟兰成。

柳绵不管华生换,尚依然、扑向帘旌。更消魂,画遍阑干,添倍凄清。

高阳台 咏水仙

清代俞绣孙

衣缕春冰,香含暖玉,珊珊影隔帘栊。漫抚哀弦,芳心原自难同。

凌波步、袜空遗恨,伴梅魂、淡月朦胧。一凭它、秾李夭桃,占尽东风。

娇多不奈春寒重,更温泉浴罢,嫩日微烘。清绝无尘,羞随郑婢泥中。

多情莫解明珠佩,问仙踪、何处相逢。剩当时、谢女前身,幽梦曾通。

高阳台 题湖山寻梦图,四叠前韵

清代屈蕙纕

浣月亭空,樵云阁倚,几回共泛吟船。岸柳垂青,分明张绪当年。

琴樽泥醉流连处,悄寻思、梦影堪怜。似南花,蕉鹿成阴,栩蝶成烟。

水光山色还依旧,只鬓丝禅榻,老去樊川。画里相寻,乡心夜夜湖边。

天涯重话联床雨,莫羡它、沙上鸥眠。认巾峰,塔外斜阳,林外鸣鹃。

高阳台 伯兄听雨不寐元韵,与仲兄和之

近现代吕景蕙

静夜帘栊,薄寒庭院,罗衣不耐更深。乍断还连,料应洒遍花阴。

孰教清漏添如许,一声声冷透诗心。到天明,无限廉纤,无限萧森。

高阳台 观秋赛有感

近现代黄人

莺燕重围,鱼龙百戏,画船争趁秋阳。箫鼓声中,有人独立神伤。

当时曾泛鸱夷艇,怎重来、已失鸳行?只银塘、一抹残霞,想见容光。

高阳台

近现代黄人

齐女门边,白公里左,飘零满地閒情。绕遍平桥,不闻传婢呼声。

龙华纵有三生约,倩何人、传语瑶扃?谩追随,芝盖花幛,此处重经。

高阳台 其一 常州吕侠出其姐氏《春阴词》见示,立和二阙

近现代黄人

拾翠寒盟,绣鸳人懒,苔痕锁遍朱门。非雨非晴,琐窗长是黄昏。

远山约略逞愁黛,试推帘、已隔重云。是年时、中酒心情,天亦微醺。

高阳台 秋雨怀三姊五妹

清代劳纺

小雨催诗,高柯堕叶,凄凉作尽秋声。恨已难消,秋声更不堪听。

朝来试捲疏帘看,惜庭花、一半飘零。最萧条,篱菊开迟,未著寒英。

家乡迢递三千里,怅怀人滋味,几次曾经。天末遥峰,青青遮断归程。

归书但道安无恙,纵伤心、怕说离情。到重阳,不插茱萸,也自愁生。

高阳台 其二 常州吕侠出其姐氏《春阴词》见示,立和二阙

近现代黄人

凤嘴愁凝,蝶衣凉褪,更无花影当门。妆罢薰香,消磨燕昼鹃昏。

一丝帘额嫠蟾影,背东风、偷梦梨云。镇无聊、未枕先眠,未酒先醺。

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