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词牌名,调名取自宋玉《高唐赋》,楚怀王游高唐,倦而昼寝,梦巫山神女前来,称愿荐枕席。临行时,又自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又名《庆春泽》。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于两结三字豆处增叶一韵者。
高阳台 二月廿五日过近林精舍,海棠一株,始舒红萼,徘徊久之,率成是解,吊山长李稚和先生
洗砚池荒,写经窗暗,奚僮不扫闲阶。一树红棠,含苞犹映书帷。
雕栏曲榭无人到,睇春风、旧燕还来。最凄凉、尘榻依然,重过萧斋。
著书辛苦知何用,叹丝桐麈尾,都付尘薶。侧帽花间,当时曾几徘徊。
董陵下马逢寒食,问花枝、今为谁开。怕明朝、点点啼猩,滴损苍苔。
梅点妆清,兰吹气静,修来林下风姿。小谪花天,寸衷幽怨谁知。
蛾眉都被聪明误,尽缠绵、瑶想琼思。艳声驰。写遍新诗,唱遍新词。
三生文字前因在,便素心相对,各自矜持。恤纬中宵,婵娟一样忧时。
怜他采凤飘零甚,负华年、夜月机丝。怅春迟。香减隃麋,泪染燕支。
蕴玉藏珠,发丹吐蕊,开来密密琼柯。疏影横斜,费人几度吟哦。
任他异样严风逼,耐冰霜、雅意婆娑。奈春何。暖到庭阶,万木生和。
兼句小病难抛却,叹朝光零落,黯自消磨。长夜无眠,寒香悄引诗魔。
青灯一豆残烟尽,乍朦胧、梦也无多。听檐阿。铁马徐鸣,晓雁初过。
槃角珠凉,镜心红悴,湘波传恨宫沟。晕脸潮新,当年曾侍宸游。
洞房环佩悭消息,启晶帘、犹照妆楼。黯销凝、一水漂花,日暮东流。
田田争识侬情苦,问江南缓调,为舣莲舟。太液溪边,深乡隔断温柔。
前溪舞罢繁华冷,算寻芳、但有閒鸥。更何人、小殿霓裳,藉祓清愁。
团梦声凉,啼春泪冱,无人解识芳心。霓羽飘残,空劳蝶守莺寻。
灵犀辜负芳华逝,奈三年楚玉愁深。趁华灯奋袖低昂,心绪愔愔。
新来省识东风恶,愿花魂无恙,残酹虔斟。几折秦讴,对人长是哀吟。
散花未解维摩病,怕蹉跎绿易成阴。敛筝弦拥髻归来,同怯鸾衾。
高阳台 周氏园本曾宾谷先生故宅。丘壑有致,花木便娟,今沦为学校,抚今感昔,为赋此解
曲径通幽,斜桥约水,流莺啼近残春。燕去巢空,画堂暗簌梁尘。
东风催送韶光老,蹙海棠、敛怨含颦,掩重门,花落花开,几度朝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