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高阳台

《高阳台》,词牌名,调名取自宋玉《高唐赋》,楚怀王游高唐,倦而昼寝,梦巫山神女前来,称愿荐枕席。临行时,又自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又名《庆春泽》。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于两结三字豆处增叶一韵者。

典范词作22/32页

高阳台 二月廿五日过近林精舍,海棠一株,始舒红萼,徘徊久之,率成是解,吊山长李稚和先生

清代樊增祥

洗砚池荒,写经窗暗,奚僮不扫闲阶。一树红棠,含苞犹映书帷。

雕栏曲榭无人到,睇春风、旧燕还来。最凄凉、尘榻依然,重过萧斋。

著书辛苦知何用,叹丝桐麈尾,都付尘薶。侧帽花间,当时曾几徘徊。

董陵下马逢寒食,问花枝、今为谁开。怕明朝、点点啼猩,滴损苍苔。

高阳台·为苏庵主人题素心室诗词书画

清代吴昌绶

梅点妆清,兰吹气静,修来林下风姿。小谪花天,寸衷幽怨谁知。

蛾眉都被聪明误,尽缠绵、瑶想琼思。艳声驰。写遍新诗,唱遍新词。

三生文字前因在,便素心相对,各自矜持。恤纬中宵,婵娟一样忧时。

怜他采凤飘零甚,负华年、夜月机丝。怅春迟。香减隃麋,泪染燕支。

高阳台·病中咏梅有感

清代许禧身

蕴玉藏珠,发丹吐蕊,开来密密琼柯。疏影横斜,费人几度吟哦。

任他异样严风逼,耐冰霜、雅意婆娑。奈春何。暖到庭阶,万木生和。

兼句小病难抛却,叹朝光零落,黯自消磨。长夜无眠,寒香悄引诗魔。

青灯一豆残烟尽,乍朦胧、梦也无多。听檐阿。铁马徐鸣,晓雁初过。

高阳台·神武门外荷花,和鬯威

清代李岳瑞

槃角珠凉,镜心红悴,湘波传恨宫沟。晕脸潮新,当年曾侍宸游。

洞房环佩悭消息,启晶帘、犹照妆楼。黯销凝、一水漂花,日暮东流。

田田争识侬情苦,问江南缓调,为舣莲舟。太液溪边,深乡隔断温柔。

前溪舞罢繁华冷,算寻芳、但有閒鸥。更何人、小殿霓裳,藉祓清愁。

高阳台 咏垂丝海棠

清代吕采芝

艳夺明霞,朗含仙露,风流旖旎天然。万缕垂垂,搓脂匀粉鲜妍。

啼痕不与秋红并,岂容它、蝶妒蜂怜。倩柔情、绾住春光,绾住华年。

依稀记得团圞景,对名花丽卉,共醉琼筵。憔悴而今,镜中青鬓成烟。

绿章旧事惊尘梦,尽销魂、几度缠绵。伴娇憨,芳草萋萋,莲叶田田。

高阳台

清代樊增祥

栏楯栖香,园林换叶,忺人薄暖轻阴。熟到青梅,晚来润逼吴襟。

相逢苦说江南好,写青山、酷似家林。甚情怀、走马章台,长是愁侵。

近来心力抛何处,在需头墨牒,押尾红钤。花管摧残,金荃旧句谁寻。

桃笙重听当年雨,怕萧萧、潘鬓难禁。且今宵、起傍灯花,浅醉闲吟。

高阳台 观某女伶剧示王调甫

清代严既澄

团梦声凉,啼春泪冱,无人解识芳心。霓羽飘残,空劳蝶守莺寻。

灵犀辜负芳华逝,奈三年楚玉愁深。趁华灯奋袖低昂,心绪愔愔。

新来省识东风恶,愿花魂无恙,残酹虔斟。几折秦讴,对人长是哀吟。

散花未解维摩病,怕蹉跎绿易成阴。敛筝弦拥髻归来,同怯鸾衾。

高阳台

清代沈曾植

借月湔愁,笺天诉梦,碧城十二星期。拥髻归来,夜阑露细风微。

中庭种树成红豆,那寒心鹦鹉先知。?酬他,扇底秋心,弦上秋思。

当年对影闻声地,剩花溅泪萼,柳袅愁丝。罗带同心,有情天亦怜痴。

黄荒唐梦峡归云晚,甚神娥犹妒腰肢。祝芳风,莫罥飞花,莫斗纤眉。

高阳台 周氏园本曾宾谷先生故宅。丘壑有致,花木便娟,今沦为学校,抚今感昔,为赋此解

近现代胡先骕

曲径通幽,斜桥约水,流莺啼近残春。燕去巢空,画堂暗簌梁尘。

东风催送韶光老,蹙海棠、敛怨含颦,掩重门,花落花开,几度朝昏。

高阳台

近现代刘凤梧

疏柳鸣蝉,高梧泣凤,远山凝黛成图。驹谷谁来,羊求旧友都疏。

暮烟渐起斜阳外,触新愁、午梦醒馀。自沉吟,能几风雨。

病老相如。

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知行者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