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阕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或上阕三句全用韵,下片或下阕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浣溪沙 茉莉
清代:孙云凤
纤手分来点鬓疏。幽香开遍一株株。星星如玉复如珠。
团扇梦回新雨后,绿窗人浴晚凉初。小廊风透碧纱橱。
浣溪沙·谢常州词家王鉴风先生惠寄《夹山》诗刊,袖珍版也
近现代:喻蘅
缩地曾闻费长房。夹山方寸即诗乡。掌中片楮胜华章。
浣溪沙 其二
清代:王于臣
望去平林矬晚霞。夕阳移影见檐牙。杜鹃啼损杜鹃花。
小石砌边匀草甲,曲阑干外散蜂衙。春愁毕竟有些些。
浣溪沙(即席)
宋代:仲并
浣溪沙·庚辰2000廿世纪除夜
百万灯华艳绮罗。酣红醉绿激欢歌。奔腾时序去如梭。
浣溪沙 二首 其一
近现代:詹安泰
碧树临江罨画楼,一声寒雁四山幽。夕阳古渡几行舟。
浣溪沙(檐卜)
宋代:杨泽民
浣溪沙 甲寅元旦
清代:庄盘珠
似雨如尘旧岁花。晨鸦声动隔天涯。又分新岁到侬家。
晓枕暗占寒夜梦,残灯犹剩去年花。算增算减总由它。
宋代:赵令畤
槐柳春馀绿涨天。酒旗高插夕阳边。谁家墙里笑秋千。
往事不堪楼上看,新愁多向曲中传。此情销得是何年。
云母屏风隐翠蛾,柳阴月下逗横波。惜花心愿枉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