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阕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或上阕三句全用韵,下片或下阕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浣溪沙六首 其二
近现代:白敦仁
两字心关易遣知。相看双袖万行啼。暂逢花月莫寻思。
浣溪沙
清代:冯煦
一抹西风未夕晖。轻烟远树正依依。旧游荒了钓人矶。
燕子风微桃叶瘦,鱼儿水长荻芽肥。晚春争得不思归。
明代:施绍莘
半是花声半雨声,夜分淅沥打窗棂。薄衾单枕一人听。
密约不明浑梦境,佳期多半待来生。凄凉情况是孤灯。
浣溪沙六首 其三
无限人间重晚凉。直缘离决恐情伤。含愁不语弄丝簧。
近现代:喻蘅
纵目天桥万象迷。繁灯如海耀虹霓。衣香鬓影绰丰姿。
浣溪沙六首 其四
谁信重逢未有期。经秋风雨再来时。占人怀抱误人思。
浣溪沙·南京路天桥晚眺。乙亥1995秋夕
丽厦摩天第一街。环桥飞架串楼台。通衢凌跨上天阶。
浣溪沙 其一
清代:俞士彪
眉翠都残画未成。脸红微褪梦初醒。恼他桩镜忒分明。
心里只应常有恨,人前还似不知情。背拈钗子画银屏。
浣溪沙六首 其五
小阁凝寒夜帐幽。烘帘眉月易成秋。天生江水不西流。
浣溪沙 题夏闺图
清代:葛秀英
雨过荷香暑气消。奁开月影黛重描。闲阶独立似无聊。
藕覆半笼金缕袜,凤钗斜亸翠云翘。内家妆束不胜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