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阕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或上阕三句全用韵,下片或下阕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浣溪沙 其四
清代:俞士彪
千片残红千丈丝。霎时牵系即分飞。东风无奈又频吹。
情似路人谁寄恨,事如春梦暂相迷。见时无语但含悲。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二
清代:王时翔
小蕊猩红启瓠犀。绿阴门巷有莺啼。半障罗扇眼波低。
影似风前荷泻露,情如雨后絮黏泥。恹恹斜日度花西。
浣溪沙
清代:冯煦
何处春残不杜鹃。雨昏烟澹落花前。销魂时节又今年。
三月东风归似客,一江春水远于天。更无人上木兰船。
浣溪沙 其一 壬寅九月十六夜作
近现代:赵尊岳
蝶僽蜂僝两不胜。窗窥户罥几逡巡。游丝缕缕太关情。
清代:梁鼎芬
只有桃花比旧红。燕昏莺晚为谁慵。鞦韆门外水西东。
那惜芳踪和柳絮,更无隐语寄芙蓉。别离真个不相同。
浣溪沙·哭二兄仲容
近现代:喻蘅
风木凄凉忆少年。灵椿忽折正烽烟。每凭泪眼望云天。
浣溪沙 晓出钱塘门 见潘钟瑞《香禅词钞稿》
清代:沈允慎
一派春阴逐浪消。碧云晴压画栏桥。金莺啼处晓风高。
淡白残英飞竹院,嫩黄新柳系兰桡。可怜滋味属花朝。
浣溪沙 其五
疏雨来时嫩蕊倾。金丸落处彩鸾惊。从来好梦不分明。
缱绻非关今世孽,凄凉频忆旧时情。此生此事勾牵萦。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三
晓起贪凉梦未圆。轻车细马各争前。满塍禾黍淡香传。
斜月犹明初魄夜,远山已瘦乍秋天。一襟离思散疏烟。
浣溪沙 其二
鹃血斑斑点玉簪。帕罗封泪剩哀吟。纵无风雨亦春深。